字號:

王榮暢論深圳特區30年:夢想更理性 經不起折騰

時間:2010-09-06 16:12   來源:深圳特區報

  

  全國重點城市黨報負責人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負責人座談會昨日在五洲賓館舉行。與會嘉賓和記者十分關注深圳的發展。深圳特區報記者 許業周 李偉文 攝

  ■ 30歲的時候精力旺盛,夢想也更理性。但30歲也很關鍵,經不起折騰,因此既要有夢想,也更要有切合實際的舉措。

  ■ 前30年裏,深圳敢於衝破舊的體制,“摸著石頭過河”,大膽探索和實踐,成就突出,功不可沒。現在要從“摸著石頭過河”到“上橋過河”,走科學發展新路子。

  ■ 看深圳的經濟,不是簡單地看8200多億元的總量。其實,這個數字的內涵、品質和競爭能力大有學問。

  ■ 那些在深圳成長起來、已做得很強的企業,雖然會不斷在全國、全球佈局,但根一定會在深圳,因為它們的發展已經深深根植于這塊創新的土壤。

  ■ 空間有限可能是今後發展的一個不足,但更可能成為我們率先走出科學發展道路的動力。如果我們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大的步伐,深圳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依然很大。

  ■ 我們要通過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來引領現代産業,引領現代生活,把深圳努力打造為一個可以與新加坡、香港甚至歐美現代化城市媲美的先進城市。

  昨天(3日)下午,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與來深采風的全國重點城市黨報負責人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負責人進行座談。一個多小時的座談中,王榮與大家談深圳30年的發展成就,談新時期的發展思路,談“成長的煩惱”和“轉型的陣痛”,妙語連珠,精彩紛呈。他坦言,深圳有三十年的基礎和積累,三十而立的深圳依然有激情、有夢想;他希望各家媒體在深入了解深圳發展成就的基礎上,共同思考深圳未來,為深圳在新的發展時期繼續發揮好引領、示範作用服務,助力深圳繼續引領中國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進程。

  王榮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去年,汪洋書記就此給我們提出了三道題。可以説,30年對於深圳人,對於深圳經濟特區都至關重要。

  “深圳特區30週年,就像一個人的而立之年一樣,還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年紀。”王榮説,而立之年的夢想又不同於早期甚至童年期的不切實際,因為有積累、有基礎,30歲的時候精力旺盛,夢想也更理性。但30歲也很關鍵,經不起折騰,因此既要有夢想,也更要有切合實際的舉措,走出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回顧30年,深圳到底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績?王榮認為,不論是現代化建設成就,還是對改革開放的貢獻,深圳經濟特區無疑實現了中央當年建立特區的意圖,為改革開放事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探索和貢獻。

  其一,大膽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成功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探路。前30年裏,深圳敢於衝破舊的體制,“摸著石頭過河”,大膽探索和實踐,成就突出,功不可沒。現在來總結30年,可以發現中國改革事業進程當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出自深圳,第一隻股票、土地市場首次拍賣,等等,不勝枚舉。平安集團的馬明哲形象地説,我們多年來摸著石頭過河,現在要上橋過河了。當年,大部分幹部和企業家從內地奔向深圳時都是一無所有,來的時候甚至做好了失敗的準備。正是憑著敢闖敢試、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和努力,深圳用成功的實踐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

  其二,深圳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驗證了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驗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能夠成功。30年來,深圳以年均25.8%的速度,從一個不起眼的農業縣變成了一個經濟大市,去年全市實現了8200多億元的經濟總量,每人平均GDP達1.36萬美元,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準。“30年時間,深圳為什麼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經濟發展成就,使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是改革開放釋放出的巨大能量。”

  其三,深圳營造的創新創業氛圍,一大批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現代化大企業在深圳發展壯大,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等一大批企業,在深圳從零做起、成長壯大,如今代表民族企業參與全球競爭。正是他們這些擁有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企業,成為深圳經濟增長的動力,推動著深圳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向前進。

  “所以説,看深圳的經濟,不是簡單地看8200多億元的總量。其實,這個數字的內涵、品質和競爭能力大有學問。”王榮建議在座的媒體朋友去採訪深圳的企業家。“我們很多企業家發自內心地説,只有深圳才使得這些企業成長並壯大起來,如果當年不來深圳,也許就不會有今天這樣一個大規模的、自主創新型的企業。所以説,那些在深圳成長起來、已做得很強的企業,雖然會不斷在全國、全球佈局,但根一定會在深圳,因為它們的發展已經深深根植于這塊創新的土壤。”

  第四,深圳用30年時間初步建設起了一座有著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城市,這在世界城市發展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如今的深圳,城市功能完備,交通發達,人民生活相對富裕,生態文明建設成就顯著,雖然她還不是那麼成熟,但她的活力和城市規模、影響力,如今已能和那些百年、千年城市相比較。在政治、社會、文化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深圳也有很多值得總結的經驗。

  王榮説,站在30年這個時間節點和新一輪發展的起點上,深圳也確實有“成長的煩惱”、“轉型的陣痛”。首先就是經過30年發展,大部分人圓夢之後如何再造幹事創業的激情?這需要我們在新30年裏,繼續營造當年那種想幹、敢幹、快幹的創業氛圍,繼續營造孔雀東南飛的人才環境,再造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這是深圳繼續發展、繼續創新、繼續改革不可缺少的環境條件。

  其次,是發展遇到的資源瓶頸問題。經過30年的發展,深圳下一步的發展面臨土地等資源瓶頸,雖然特區已擴大到全市範圍,但與很多城市比,還是顯得空間狹小。這可能是今後發展的一個不足,但更可能成為我們率先走出科學發展道路的動力。如果我們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大的步伐,深圳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依然很大。因為跟香港、新加坡等先進城市相比,深圳無論是總量、品質等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作為特區,深圳完全有責任、有義務、有必要在30年的起點上當好科學發展的排頭兵。

  其三,是如何繼續“特”的問題。過去特區發展的很多政策條件,已經逐步喪失了。城市之間的競爭更趨平等。在這種情況下,深圳的發展更要靠我們自身的創新,要靠我們自己來營造“特”,通過新時期自造的“特”,讓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繼續得到更好、更快的推動。

  正因為這樣,深圳在新的30年的起點上,積極地謀劃未來的發展,確立了“努力當好科學發展排頭兵,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奮鬥目標。這是我們未來30年要努力的方向。我們要繼續發揮好特區的功能,在科學發展的成績上求“特”,力爭科學發展的成效更大。我們要通過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來引領現代産業,引領現代生活,把深圳努力打造為一個可以與新加坡、香港甚至歐美現代化城市媲美的先進城市。在現代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國際化,讓深圳成為一個國際交流的平臺、國際先進要素聚集的城市。

  在會上,天津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王宏代表重點城市黨報采風團發言,暢談了幾天來在深圳採訪、采風的收穫和感受。

  市領導王京生、王毅參加了座談。(肖意2010年08月04日)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