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深圳特區擴容,改“一道網兩座城”怪象

時間:2010-09-06 15:52   來源:新華網廣東頻道

  

  資料圖片:這是深圳新聞網上一張顯示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至全市的圖片(7月1日攝)。當日起,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至深圳全市,逾百部特區法規、規章今起全市適用。記者 陳曄華 攝

  “關內是歐洲,關外是非洲。”在深圳,“二線關”這道長長的鐵絲網,曾經清晰地劃出了兩個迥然不同的世界。在特區成立30年之際,國務院批准特區擴大到整個深圳,這將是深圳破解“關內關外”二元結構的絕佳時機。

  “關內是歐洲,關外是非洲”

  今年3月,深圳市寶安區政協會議上,7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議案,質問為什麼在關外已經連續5年看不到一些地方衛視。“我真是搞不懂,同一個城市為什麼寶安就看不到這些臺?”政協委員謝戈平説,500萬寶安人早在2005年開始就收不到這些臺。同在深圳這個城市,關外的寶安人和關內的市民為什麼有不同待遇?

  在深圳,關內外的差異還不僅僅是看電視。深圳市民黃耀民經常到關外辦事,交通是一個令他非常頭痛的事,去的時候關內的“紅的”(紅色計程車)師傅不熟悉關外的路況,經常是瞎繞路;回來的時候,“綠的”(綠色計程車)又不能進城,必須打車到關口換上“紅的”。

  目前,深圳市有三種顏色的出租汽車,一種紅色,可以載客到關內外;一種是黃色,只能在關內載客;一種是綠色,只能在關外載客。這種人為的分割讓很多深圳市民深感不便。

  1983年,國務院批准在特區邊界設立陸地管理線,沿途用巡邏公路和鐵絲網分隔,只有分佈在管理線上的檢查站可以通行,而這些檢查站被稱為“二線關”。於是,深圳有了“關內”“關外”之分,“關內”是特區,形成了“一市兩制”的管理格局。

  “二線關”將深圳分割為特區內外兩重世界:特區內是高樓林立的現代城市,特區外則是非城非村的大工地。“關內是歐洲,關外是非洲”“寧要特區一張床,不要關外一套房”等説法形象道出了特區內外的顯著差異。

  “‘二線關’的存在已經成為深圳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絆腳石。”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馬敬仁説,由於“二線關”的存在,“一市兩制”的負面效應越來越大。

  致公黨深圳市委員會的提案顯示,2009年,深圳全市生産總值達8200億元,但關外每平方公里産值僅相當於關內的1/5。

  多措並舉特區加速一體化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從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擴容,這直接加快了深圳特區內外一體化的速度。目前深圳政府各部門都加緊行動,加速推動這一進程。

  “特區擴容,交通先行”。最近深圳市交通運輸委首次對外公開“深圳經濟特區交通運輸一體化總體方案”。根據方案,深圳將力爭用5年-10年時間建成多種交通模式協調發展的一體化交通運輸體系。

  今年深圳規劃新增公交線路69條,其中64條在原特區外,目前已分批組織實施,爭取年內全部開通,使原特區外500米站點覆蓋率達到79%。

  深圳市交委副主任于寶明表示,今後,特區外的道路建設標准將按特區內標準建設,特區外的公交投放標準也將按特區內的標準進行。同時,公交管理水準特區內外也將拉平。

  在政府投資方面,深圳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2009年寶安和龍崗兩區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115億元,佔全市的65.2%。今年這兩個區預計要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300億元,在全市所佔比例提高到67.7%。今年市政府投資初步安排450億元給寶安和龍崗,佔全部政府投資的72%。

  寶安區負責人表示,他們準備將全區佔地面積140平方公里的619個工業園區整合改造為18個規模較大、關聯度較高、基礎設施共用的新型園區,達到既促進産業高端發展、又高標準建設城市的效果。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兩年的努力,確保龍崗在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舉辦時有一個嶄新的城市面貌;通過3年-4年的努力,使龍崗在2013年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變化。”龍崗區區長張備説。

  “拆”關將給深圳帶來三大憧憬

  可以説,經過30年的固化,“二線關”不僅僅是一道鐵絲網,不少人將其比喻為遏制特區發展的“緊箍咒”。國務院批准特區擴容,大特區時代呼之欲出,很多困擾深圳的難題有望得到解決。

  關口交通擁堵有望緩解。深圳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1400萬人,汽車保有量超過150萬輛,交通壓力非常大,而“二線關”的存在,更是使得連接特區內外的17個關口成為交通瓶頸。由於大量的人口居住在關外,工作在關內,這使得每天上下班時間,深圳的梅林、布吉等關口都會出現春運一樣的擁擠景象。

  深圳市交委表示,目前,改造梅林關通行壓力的深圳市中部幹線路網一體化改善規劃正在徵詢市民意見,同時,深圳市地鐵4號線、廣深港客運專線將於2011年通車,屆時將分流部分梅林關交通壓力。

  長期阻礙深圳發展的“一市兩法”問題將迎刃而解。1992年7月,深圳市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擁有了“特區立法權”。由於特區立法只在關內實行,而關外的寶安、龍崗等區實施的則是通行廣東省的法律法規,造成了特區內外法規適用的不統一。

  比如,特區內外交通違章罰款不一樣,同樣的違規,關外每次罰款200元,關內每次罰款500元;違章擺攤銷售,特區外每次罰款500元,特區內每平方米罰款500元。這種寬嚴不同的管理使得關外的治安相比關內要差很多。

  區域經濟發展或將趨向平衡。特區擴容從根本上解決了深圳的二元化狀況。以前深圳的産業佈局和重大設施都偏重於特區內,對關外的考慮不夠,影響了城市的整體發展,造成了特區外整體發展水準的不平衡,而特區擴容將為深圳的發展騰出更大的空間,為解決土地、資源、能源、人口的難以為繼提供了一種解決途徑。(記者 彭勇 吳俊)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