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鬍子師長”王凱

時間:2008-07-13 16:0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成都7月13日電 題:“大鬍子師長”王凱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正在辦公桌上寫工作報告的成都軍區某紅軍師師長王凱從椅子上被彈了起來。

  幾分鐘後,王凱向全師下達了第一道命令:收攏部隊,準備戰鬥!

  災情陸續傳來,震中在汶川,正在川西一帶駐訓的紅軍師部隊是距離災區最近的部隊之一。

  命令一個接著一個,紅軍師5300多名官兵,兵分五路陸續向災區開進。

  當晚7時40分,一份緊急電報送到王凱手中:“北川方向災情嚴重,你部立即派出一個團趕赴災區救災。”

    10分鐘後,王凱帶領裝甲團1400余名官兵風馳電掣奔向北川。13日1時,部隊進入北川縣城,成為第一支到達北川的救災部隊。

  震後的北川,滿目瘡痍。王凱一面迅速向上級報告災情,一面派兵趕往北川中學、曲山小學、曲山幼兒園等地展開救援。

  13日8時許,官兵們在幼兒園發現了被兩塊水泥板死死夾在中間的小男孩郎錚。怕傷著孩子,官兵們沒有動用機械,徒手在廢墟裏不停地挖。

  當官兵們把小郎錚挖出來,輕輕放在一塊木板上,抬起往救治點轉移時,小郎錚舉起稚嫩的右手,向官兵們敬了個禮。淚水頓時模糊了正在現場指揮的王凱的眼睛,他擦了一下,大聲吼道:“命令部隊,一定要爭分奪秒,盡一切努力搶救每一個倖存者。”

  在王凱的指揮下,紅軍師官兵全面出擊:在都江堰,師炮兵團最先趕到房屋坍塌最嚴重、壓埋人員最多的聚源中學、向峨中學和中醫院展開救援;在綿竹,部隊連續4次組織突擊隊趕赴龍寶坪抗震救災;在映秀,部隊水陸並進,及時趕到漩口中學、映秀小學和幼兒園進行救援;在茂縣,紅軍師官兵徒步強行軍108公里,趕到縣城搶救受災群眾……

  15日,王凱奉命趕赴汶川縣映秀鎮指揮救災。他帶領官兵從都江堰紫坪鋪水庫出發,乘坐衝鋒舟沿岷江逆流而上,登岸後步行2個多小時抵達映秀。

  剛到映秀,還沒來得及喝口水,王凱接到命令:立即組織兵力,務必于17日18時前打通都江堰至映秀的交通“生命線”。

  王凱馬上帶領部隊投入戰鬥。搶險現場,余震頻發,飛石滾滾,5公里長的搶險路段上,居然有17處塌方。一連幾天,他在施工現場來回奔走。經過千余名官兵47個小時的連續奮戰,17日16時16分,“生命線”提前貫通。

  任務一個接著一個。地處大山深處的銀杏鄉,地震發生後與外界失去聯繫。王凱聞訊,立刻帶領突擊隊乘直升機空降救援。

  看到解放軍從天而降,當地群眾紛紛涌過來。一位老大爺緊緊抓住王凱的手,激動地説:“可把你們盼來了啊!”

  王凱同官兵們一道,挨家挨戶察看災情,救助傷員,慰問群眾。銀杏鄉小學因地震受損,290名學生無處上課。他馬上派人搭建帳篷,又組織戰士設法從學校的廢墟裏刨出課本。

  長時間的忙碌和奔波,王凱蓄起了滿臉的絡腮鬍子,“大鬍子師長”的稱呼在災區不脛而走。

  作為全國抗震救災英模報告團的成員,王凱在全國巡迴報告期間,説得最多的是這樣一件事:5月13日淩晨,部隊突入北川,發現到處一片廢墟,官兵心情非常沉重。這時,王凱忽然發現,在被山體滑坡掩埋了的北川中學的廢墟上,一面五星紅旗仍在飄揚。頓時,他的眼淚流了下來,慢慢抬起右臂,面對國旗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有我們強大的祖國和英雄的人民,還有什麼災難不能戰勝呢?”王凱説。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