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橋頭堡”——廣西壯族自治區日前提出,為促進經濟社會快速、持續、科學發展,早日實現構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和打造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的目標,今後3年,廣西將全面實施“科學發展三年計劃”,並打造食品、有色金屬、石化、冶金、汽車、機械、電力等七大超千億元産業。
“科學發展三年計劃”涵蓋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指標,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介紹説,三年計劃的目標包括:廣西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4%以上,按2005年價格計算,到2010年達8000億元左右;工業化、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工業化率達2.2左右,城鎮化水準達40%以上;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實際增長7%和5%左右;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基本公共服務明顯加強,社會保障覆蓋面得到擴大等。實現經過3年努力,為“十二五”的發展乃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在推動“科學發展三年計劃”措施方面,自治區主席馬飚表示,必須打牢農業基礎,突出抓好産業、交通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三個優先發展”,重點抓好城鎮化建設、投資項目、開放合作、財政金融、節能減排、改善民生和維護穩定等重點工作,加快把廣西建設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中國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
“這3年的發展,將直接關係到能否順利實現‘十一五’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郭聲琨説。
針對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制定的“科學發展三年計劃”,廣西各級部門紛紛制定各自的“科學發展三年計劃”,一系列重大項目紛紛開工或開始規劃。到10月底,廣西統籌推進的85個重大項目實現新開工,完成投資179億元;中石油欽州1000萬噸煉油項目等620項自治區重點監控的續建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龍灘水電站5號機組等55項重大項目建成投産或部分投産,形成了一批新的生産能力。
廣西鐵路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宏慶表示,在鐵路建設方面,廣西力爭3年完成投資700億元。3年內廣西計劃開工建設16個鐵路項目,總里程4262公里,計劃投資3349億元。
公路方面,自治區交通廳廳長黃華寬介紹説,3年內廣西與鄰省、周邊國家之間將建成約45條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通道;到2010年,昆明經南寧至河內南北經濟走廊東線廣西段約670公里高速公路將全線貫通。
為促進“科學發展三年計劃”的順利推進,到2012年,廣西將確保食品、有色金屬、石化、冶金、汽車、機械、電力等七大支柱産業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全部突破千億元大關,為廣西進入工業化中級階段、工業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提升至前20位的目標打下基礎。
除七大支柱産業外,廣西還將大力發展建材、造紙、電子資訊三大特色産業。預計到2010年,建材産業將突破500億元;到2012年,造紙和電子資訊産業將達到500億元規模。廣西還將積極培育造船、紡織服裝、醫藥和木材加工四大産值超300億元的新興産業。
“要力爭形成産業規模不斷擴大、主要産品産量快速增長、競爭力顯著提升、優勢産業集群初步形成的格局。”馬飚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