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竹排,撒開漁網,牽著耕牛;以天為幕,以漓江山水為景——22歲的廣西桂林市陽朔縣農民莫桂才,與其他600多名普通農民一起,將《印象 劉三姐》山水實景演出呈現在中外觀眾面前。
經歷了上世紀50年代的輝煌,沐浴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通過歌舞劇、彩調劇、電影、山水實景演出等表現形式,“劉三姐”這位壯族歌仙的大名傳遍大江南北,在中國乃至世界引起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成為一張優秀民族文化的名片。
傳説中的劉三姐以歌藝服人,在對歌中以歌多、歌巧、歌美博得眾人欽慕。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廣西宜州市,是歷史上歌圩分佈密集的地區,歌圩上的壯漢文化交流、碰撞和交融表現突出,被認為是劉三姐的故鄉。
“哪個生來不唱歌,哪條溪水不通河;不信你看漢高祖,還鄉還唱大風歌。”“一把芝麻撒上天,我有山歌萬萬千,唱到京城打回轉,回來還唱十把年。”在當地,唱山歌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搶救民族文化遺産的號召下,劉三姐在全國性的蒐集民間文學運動中被挖掘出來。20世紀50年代,宜州市率先把“歌仙”劉三姐的形象和劉三姐的歌謠搬上舞臺,掀起了一股“劉三姐”熱。
1959年,彩調劇《劉三姐》在南寧演出,半年間創造了演員近6萬人、觀眾1200多萬人次的壯舉;1960年8月,歌舞劇《劉三姐》進京演出,並迅速走向全國;1961年,電影《劉三姐》在國內外公映,風靡東南亞,引起轟動。
1978年元旦,與觀眾久違的《劉三姐》與一批優秀電影在中國開禁復映,歌舞劇《劉三姐》也再次登上北京、上海等地的舞臺;1979年,新加坡同時在10家影院上映《劉三姐》;1980年,香港和澳門第三次復映電影《劉三姐》,售票額超過前兩次的紀錄;1982年3月,歌舞劇《劉三姐》在美國演出,參加演出的演職人員,有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有生長在美國的華裔,還有酷愛中國藝術的美國朋友……
與此同時,劉三姐的山歌重新在中國壯鄉廣西的村村寨寨唱響,無數個土生土長的“三姐”、民間自封的“歌王”,成為豐富當地群眾文化生活的帶領者和創造者。1992年,廣西政府部門開始組織“歌王”評選,為這些“三姐”“歌王”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
2004年3月20日,《印象 劉三姐》山水實景演出正式呈現在國內外觀眾面前,經過4年多的運營,到今年6月底,演出總場次已超過1430場,觀眾達260多萬人次。
通過參加演出,加上經營自家的農家餐館,22歲的農民莫桂才家庭年收入約10萬元。“與以往外出打工相比,這樣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這名桂林市陽朔縣的普通農民説。
“桂林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 劉三姐》項目模式在全國和世界開創了先河,這一實景演出模式正被河南、江西、內蒙古、雲南、浙江等省區和越南、柬埔寨、泰國等東盟國家引進實施或計劃引進。”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陳映紅説,《印象 劉三姐》以演出為“龍頭”,建立連帶開發的行銷模式,帶動其他項目升值,有力地拉動了地方旅遊經濟和文化産業的發展。
2006年,劉三姐歌謠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2008年6月,新版彩調劇《劉三姐》赴美國演出,所到之處,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
“無論是彩調劇、歌舞劇還是電影,《劉三姐》都是一朵閃爍著奇異光彩的民族藝術之花。”長期研究紅水河流域民族文化的廣西河池學院教師覃忠盛説,這是《劉三姐》至今仍為人們熱愛的原因所在。
為使劉三姐歌謠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後繼有人,從2000年開始,廣西各地開展了“鄉土文化進校園”活動,以當地的鄉土人文、歷史地理、民族語言、民族風俗、禮儀、民族工藝、民族舞蹈、戲曲等為內容,增強青少年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認識,通過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結合,使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的傳承後繼有人。(記者王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