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滄桑巨變五十年 繼往開來譜新篇

時間:2008-12-11 08:52   來源:人民日報

  廣西滄桑巨變五十年 繼往開來譜新篇

  ——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

  今年12月11日,是廣西壯族自治區50週年華誕。5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勤勞勇敢的廣西各族人民拼搏奮進、艱苦創業,伴隨著偉大祖國的騰飛,八桂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實現了從落後走向進步、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貧窮走向富裕的偉大歷程,踏上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書寫了廣西發展史上的壯麗詩篇,意氣風發地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50年艱苦奮鬥,取得了輝煌成就,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嶄新局面

  50年前的廣西,發展基礎極為薄弱。1958年自治區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廣西各族人民心相連、手相牽,團結共建美麗壯鄉,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

  社會生産力獲得空前解放和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50年來,廣西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綜合實力顯著提升。2007年全區生産總值5955.65億元,分別比1958年、1978年增長41.8倍、14.1倍;財政總收入703.88億元,分別比1958年、1978年增長150.1倍、48.1倍,形成了有色金屬、汽車機械、石油化工、鋼鐵錳業、電力工業、制糖食品、農産品加工、高新技術等為主的特色優勢産業體系,成為國家重要的食糖、水電、鋁工業、原材料基地,在祖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大步推進,封閉半封閉狀態被徹底打破。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各族人民高舉解放思想的大旗,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步伐,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擴大開放,實現了從傳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狀態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轉變,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資訊交流中心以及連接多區域合作的交通大通道、交流大橋梁、合作大平臺正在加快形成,在多區域合作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正確地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不斷鞏固和發展。50年來,廣西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充分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自治權利,自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內部事務。大批優秀少數民族幹部不斷成長,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力量,目前全區在職各類少數民族幹部約佔幹部總數的36%,充分體現了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各族幹部群眾堅定地維護民族團結,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優良傳統不斷發揚光大,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不斷鞏固發展。

  民族優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纍纍。50年來,黨的理論和政策教育深入開展,各族幹部群眾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建設廣西、振興廣西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蓬勃發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涌現了《印象劉三姐》、《媽勒訪天邊》、《八桂大歌》、《大儒還鄉》等一大批在全國有影響、具有廣西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形成了右江百里文明河谷、桂西跨省文明大通道、桂東文明綠洲、沿邊文化長廊、環北部灣文明示範帶等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示範區。

  人民生活極大改善,貧困的概念徹底改寫。50年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廣西各項社會事業蒸蒸日上,科教興桂、人才強桂戰略深入實施,“兩基”攻堅任務勝利完成,現代民族教育體系已經建立,基層文化設施建設以及醫療衛生和全民健身全面加強,扶貧開發取得歷史性成就,各族人民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顯著提高,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極大豐富,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向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2007年全區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89元增加到12200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120元增加到3224元。

  50年偉大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充分展示了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獨特優勢和巨大成功

  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在廣西發展史上是空前的,廣西各族人民為之無比自豪。50年的偉大實踐,帶給我們許多寶貴的啟示:

  50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實現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進步,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和現實的結論。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的發展進步,都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黨中央、國務院歷來十分重視和關心廣西的建設與發展。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廣西的各項建設事業給予了悉心指導,傾注了大量心血。廣西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才能獲得徹底解放和充分發展,才能開創光明燦爛的前景。

  50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實現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進步,必須堅定不移地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發展社會生産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更是廣西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緊迫的任務。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廣西的落後面貌,才能更好地滿足各族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

  50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實現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進步,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革開放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民族地區縮小與發達地區差距的必由之路。只有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才能革除制約和影響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才能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獲取更多的發展資源。

  50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實現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進步,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切實維護和增進各民族的大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舉,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實現少數民族當家作主、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重要途徑和制度保障。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才能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50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實現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進步,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真正英雄。只有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讓各族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成果,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祖國南疆安寧穩定,才能形成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的強大合力。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廣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回首50年輝煌歷程,我們豪情滿懷;展望未來美好前景,我們信心百倍。當前,廣西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黨中央、國務院對廣西改革發展寄予殷切希望。今年以來,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先後蒞臨廣西考察指導,對廣西工作作了重要指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的歷史使命,我們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戰略主題,堅持以空間換時間、以資源換産業、以存量換增量的戰略思維,堅持産業、交通、北部灣經濟區優先發展的戰略佈局,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在堅持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推動科學發展上取得新進展,在促進社會和諧上見到新成效,把廣西建設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中國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的步伐。

  實現廣西新的更大發展,立足當前,紮實做好2008年至2010年的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至關重要。為此,自治區黨委、政府制定並實施了2008年—2010年科學發展三年計劃,力爭到2010年,全區生産總值超過10000億元,按2005年價格計算,達到8000億元左右,提前一至兩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每人平均生産總值達到16200元,比2000年翻1.5番以上;財政收入達到1200億元,年均增長21%以上;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同時,産業結構調整加快,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高,文化事業繁榮進步,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推進,社會保持和諧穩定,走出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跨越式的科學發展道路,為“十二五”發展乃至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50年的偉大實踐,為廣西的改革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50年的輝煌成就,為廣西的全面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廣西各族人民,一定能夠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祖國壯鄉這顆明珠一定會更加璀璨!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