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上的“微元素”

時間:2013-03-04 08:46   來源:國際金融報

  2013年的全國兩會是新老交替的一屆,會場內外也處處透露著“新”與“變”。3月3日是全國政協會議召開的第一天,記者便將目光聚焦到“微”字,向讀者傳遞今年兩會首次透出的各種“微元素”。

  微平臺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今年兩會也相當“潮”地開通了會議專題iPhone、安卓作業系統手機客戶端。作為iPhone手機用戶,記者立刻可登錄AppStore免費下載該客戶端,打開終端頁面在手機上就能看到會議的通知、會議的最新報道等內容,同時還能查詢會議日程、巡回巴士安排等。這讓許多熱衷於使用智慧手機軟體的代表、委員和記者們驚喜不已。

  同時,不少今年參會的代表、委員都是“發燒級”的微博控,在許多不同的場合都能看到他們同樣的動作低著頭、盯著手機螢幕、手指不時地敲敲打打,有些代表、委員,面對記者的“長槍短炮”也不甘示弱,掏出他的手機也拍上一張上傳至微博。

  新媒體的出現也的確為傳播兩會提供了更多的新平臺,一位匆忙回駐地而沒有來得及回答記者提問的委員在走進電梯的剎那熱情地回頭大喊,“上微博關注我,我在微博上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微提案

  今年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記者都拿到了一個特殊的信封,這個信封裏裝著全國政協大會新聞組發放的一張密碼函件。通過此密碼函件,記者便可以上網查詢提案簡報等文件。據了解,這項無紙化辦公措施為會議節省了200萬元的開支。

  而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的變化也不僅僅停留在查閱方式上,與往年相比,這些議案提案都不約而同地“被微化”。原本厚厚一摞的文件“瘦身”成了五六頁A4紙,記者發現,不少代表的一個建議甚至只用了一頁A4紙的篇幅就表述得非常到位了。

  微干擾

  今年兩會的一大亮點便是北京市不會“封路、警車帶道”,而是改為“交通管控騰道”措施。

  全國兩會是事關全國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國家發展的大事,為保障會議的正常舉行,老百姓在通行方面做出一些讓步和犧牲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今年政府部門更是採取“微干擾”的措施,令百姓日常生活不受兩會妨礙。昨日下午2點,離全國政協會議召開還有1小時,記者親身體驗人民大會堂周圍交通,長安街上各種公交巴士、計程車和私家車來回穿梭,國家博物館前遊客也熙熙攘攘。全國兩會對百姓正常出行的干擾今年降到了最“微小”。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