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記者手記:“趕考兩會”臺上半分鐘 臺下多少功

時間:2012-03-14 14:39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報

  如果説兩會對於記者而言是一場趕考,那麼提問環節就是這場大考的面試環節:緊張與精彩相伴,成敗也往往在此一舉。

  今年的兩會,記者們為了能獲得提 問的機會,已連續使用多年的“紅衣戰術”依舊登場。每次進入新聞發佈會的現場,都會發現一些衣著亮麗的記者,毫無疑問,這都是有備而來的。在今年某場新聞發佈會上,得到提問機會的9位女記者中,有4位身著紅衣或是紅色配飾。

  當然,其他記者在這個環節上也不能就此認輸,於是“另類”提問也正悄然興起。在廣東省代表團舉行發佈會時,一名記者為了被點名,高高舉起“問省長”的筆電提問;馮驥才出現在新聞發佈會上,一名女記者在幾次舉手無果後,迅速在iPad上畫了一幅馮驥才的漫畫高高舉起,希望引起注意;在山東團開放日的記者提問環節,記者們則是通過“討巧”讓自己成為焦點——“給沂蒙老鄉一個提問機會吧”、“給網路媒體一個機會吧”、“明天是‘三八’婦女節,關照一下女記者吧”……

  當然,將話筒拿到手中,也只是技術層面的成功,能不能抓住這個寶貴的機會,問出讓人拍案叫絕的問題,才是真正的“PK”。

  問題言簡意賅而切中要害,問題敏感但不苛刻——這是今年記者提問的一大亮點。有記者發問商務部部長,“今年一月份,中國進出口增速出現了雙雙下降,為兩年來的新低,請問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外貿形勢?”有記者發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不久前國務院批准的‘十二五’促進就業規劃中有這樣一句話:‘十二五’時期我國的就業形勢將更加複雜。請問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麼?”有記者發問農業部部長,“現在我們農産品品質安全狀況到底怎麼樣?老百姓什麼時候才能吃得上放心的農産品?”有記者發問四川省文化廳廳長,“有人批評説文化工作是説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您怎麼評價這種説法?”有了好的問題,才能有好的答案。於是,當《華西都市報》記者發問“去年CPI漲幅5.4%,很多人都説收入縮水,請問您如何看待今年的物價形勢”時,才引出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現場的自我批評。

  臺上半分鐘,甚至只是説完四五十字的十幾秒鐘,足見記者的功底。在一場發佈會上,一名記者獲得了最後一個提問機會,同行紛紛把羨慕的目光投向她,而這位記者從傳統文化説到學習雷鋒,又從孔子學院説到儒家思想,足足兩分鐘過去了,她的問題還沒有“問世”,這種不專業引來同行們的噓聲,“沒受過專業訓練呀?”、“到底想問什麼呀?”這種不專業也引來主持人的提醒:請簡練一點!“浪費了一次寶貴的提問機會呀!”記者們的語氣明顯由羨慕嫉妒變為了“恨”。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