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去年查7省部級官員 坦承少數人員耍特權

時間:2012-03-12 13:41   來源:京華時報

昨天,曹建明作最高檢工作報告。新華社發

>>去年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分類情況

  昨天下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曹建明稱,去年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2524人,其中廳局級198人、省部級7人。

  曹建明在今年的檢察工作安排中提到,將嚴肅查辦執法司法領域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堅持懲治犯罪和保障人權並重,加強對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活動的監督,堅決排除非法證據。

  重點解讀

  打擊司法人員徇私舞弊

  【報告】“依法嚴肅查辦執法司法領域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

  【解讀】國家檢察官學院職務犯罪偵查教研部副教授劉林吶稱,近年,我國執法司法人員職務犯罪數量出現明顯增長趨勢。特別是司法人員職務犯罪案件數量不斷增加,對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司法人員職務犯罪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一種客觀現象。導致司法人員職務犯罪的影響因素呈現多元化趨勢,市場經濟的逐利特性對司法人員脆弱的法律信仰和職業倫理形成嚴重衝擊,司法權運作受制于其他權力因素導致司法權行政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

  因此檢察機關積極採取各種舉措,對公安機關辦理的案件、法院審理的案件進行司法過程的動態監督,不斷加大懲治力度。

  嚴查領導幹部職務犯罪

  【報告】“加大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力度。依法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中的職務犯罪案件”。

  【解讀】劉林吶稱,當前職務犯罪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危害遠遠大於其他犯罪。職務犯罪破壞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原則,惡化市場經濟的社會環境。職務犯罪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妨害政府各項職能的正常發揮,破壞人民對政府的信任。職務犯罪往往成為各類嚴重犯罪滋生和蔓延的助長因素,給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因此,最高檢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強調加大打擊和預防職務犯罪的力度,是職責之所在、民心之所向。

  監督刑訊逼供違法取證

  【報告】“堅持懲治犯罪和保障人權並重,加強對刑訊逼供等違法取證活動的監督,堅決排除非法證據”。

  【解讀】劉林吶稱,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保障人權特別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是其重要工作內容。此次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增加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尤為強調檢察機關的監督職責。檢察機關接到被非法取證人就偵查機關的刑訊逼供等違法取證行為向其舉報、控告的,必須進行調查核實,發現確有存在非法取證行為的,應當向偵查機關提出糾正意見督促改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過去的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規定檢察機關對偵查行為如何進行監督,刑訴法修正案草案中的新規將為檢察機關履行偵查監督職責,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更明確的法律依據。

  其他熱點

  死刑復核最高檢可提意見

  本報訊(記者王晟)根據刑訴法修正案草案的新規,未來最高人民法院在進行死刑復核時,最高檢或可提意見。昨天,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中,曹建明提到將根據刑事訴訟法等法律修改的新要求,加大法律監督水準。

  曹建明在報告中提到,今年將加強和改進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適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修改的新要求,加大法律監督力度。

  這次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新增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可以訊問被告人,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在復核死刑案件過程中,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人民檢察院。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法學部主任劉白駒認為,最高檢參與死刑復核是為了保護犯罪嫌疑人的權利,這樣既可以防止冤假錯案,也可以通過排除嫌疑來發現真正的罪犯。草案賦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死刑復核的監督,將進一步擴大檢察機關的職能。

  去年回顧

  查辦198名廳局級官員

  去年共立案偵查各類職務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人數同比增加1%,其中貪污賄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2524人(含廳局級198人、省部級7人)。

  嚴肅查辦利用執法權、司法權謀取私利、貪贓枉法案件,立案偵查涉嫌職務犯罪的行政執法人員7366人、司法工作人員2395人。

  202人涉食品安全瀆職

  協同公安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和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專項活動,依法批准逮捕生産銷售假藥劣藥、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嫌疑人2012人。立案偵查“瘦肉精”、“假牛肉”等食品安全事件中涉嫌瀆職犯罪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02人。堅決懲治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犯罪。

  部署開展嚴肅查辦危害民生民利瀆職侵權犯罪專項工作,在徵地拆遷、扶貧開發、社會保障、惠農資金管理使用、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查辦案件4779件。依法同步介入礦難、火災、爆炸等重特大事故調查,立案偵查嚴重失職瀆職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産重大損失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770人。

  糾正超期羈押242人次

  加強審判監督。重點監督糾正適用法律錯誤、量刑畸輕畸重等問題,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5346件,對刑事審判中的違法情況提出糾正意見8655件次。

  會同公安機關、法院集中清理久押不決案件463件,依法糾正超期羈押242人次。開展看守所械具和禁閉使用情況專項檢察,促進依法文明監管,維護在押人員合法權益。

  建立上下級檢察院共同處理重大涉檢信訪案件制度,辦理群眾信訪804873件次。對近年來辦理的31347件涉檢信訪案件進行評查,糾正存在錯誤或瑕疵的2333件。

  加強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挽救,推行親情會見、分案起訴、訴前引導、案後幫教等制度,對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決定不批准逮捕13738人、不起訴3437人,同比分別增加5%和10.4%。

  121人徇私舞弊被立案

  加大打擊嚴重經濟犯罪力度。依法批准逮捕走私、金融詐騙、非法集資、操縱股市、非法傳銷等嚴重經濟犯罪嫌疑人40604人,提起公訴54891人。

  針對一些領域存在的有案不移、以罰代刑問題,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相關規定;部署專項監督活動,督促行政執法機關依法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414件,立案偵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嫌犯罪的行政執法人員121人。

  加大懲治行賄犯罪力度,對4217名行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比增加6.2%。加強反腐敗國際司法合作,完善境內外追贓追逃機制,會同有關部門追繳贓款贓物計77.9億元,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1631人。

  坦承不足

  極少數檢察人員耍特權

  曹建明稱,去年176名檢察人員因違法違紀被查處,其中追究刑事責任的有20名。

  他還説,檢察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突出問題。比如法律監督職能的發揮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一些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執法理念存在偏差,服務大局、執法為民等意識不強,就案辦案、不善於化解矛盾、不注重執法效果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另外,違法違規辦案和耍特權、逞威風等問題仍時有發生,極少數檢察人員頂風違紀,執法犯法甚至以權謀私、貪贓枉法,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力。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