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連續七年跑兩會

時間:2012-03-14 14:39   來源:人民網

  不經意間或許已創下了紀錄,發現自己已經連續七年跑兩會,而且都是人大,期間還有三次參加過溫家寶總理記者招待會。

  這七年,我有幸參與、親歷了兩會這一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這于我是有特殊意義的七年。七年前的我,比現在內向,更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七年後的我,已經習慣與人分享思想與經歷。到現在,由我主導或主持的訪談已愈千場。

  照片就像老歌一樣,只有經過歲月的洗滌,才會更有味道,當我們翻看照片的時候,其實是在體味歷史。而當我們回憶往事時,往事也有如照片,一頁一頁翻過。

  2006年,十屆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招待會。照片上的我尚顯稚嫩。剛剛負責部門訪談的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自身的轉變。當時的我,性格比較內向,一個內向的人做訪談工作,並一開始就面臨兩會採訪這樣的任務,確實寢食難安。這屆兩會,有點意外的是,我請到了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嘉璐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馬啟智。在此之前,要請許嘉璐這樣的領導人,一般都要調動報社力量,這一次,我一個剛上會的記者就請到了,這激發了我的自信,並積累了經驗。

  2007年兩會,值得一提的是李毅中的訪談。時任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的他,是無數記者想採訪的對象。我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把他請到了人民網。當年,除了人民網,李毅中兩會期間沒有接受任何媒體專訪,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要求我們給李毅中安排半天時間。訪談時,李毅中與網友傾心交流,從上午9點多一直聊到中午12點,直到網民善意提醒,“李局長,該吃飯了”,李毅中才與網友惜別。交流中,李毅中侃侃而談,相關數據、案例信手拈來,讓人信服。

  2008年是奧運年,這一年兩會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振鵬,多次來強國論壇做過訪談,第一次是在擔任副省長期間,他來訪談,沒有前呼後擁的隨行,就一個人,打車來,這讓我震撼。

  2009年,是訪談收穫最大的一年,兩會階段,有五位國家領導人,多位省委書記、省長來做訪談,一時蔚為壯觀。這一年,也是準備得最為充分的一年,提前準備了四十多天。

  2010年,亮點不多,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李金華。他不僅訪談受人關注,而且還在人民網開通了微博,成為到目前為止,唯一一位開通微博的國家領導人。而且他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的血型是A型,A型血的人比較認真,比較較真”,因為我也是A型血。

  從2011年起,我不僅做訪談,而且開始做微博了,負責的範圍更寬,很大一部分精力開始放在微博拓展上。2011年的兩會,我們組十幾個人,再加上幾個富有激情的實習生,既做訪談又拓展微博,這屆兩會用火熱兩字形容不為過。我似乎又回到了年輕的二十來歲。

  今年,也就是我跑兩會的第七個年頭。人大閉幕在即,我一個人拓展了六十來個微博,並且開始多寫稿子。訪談的事,主要是在會前安排好,策劃好。與七年前相比,我開始發福了,昨天遇到一位家鄉的代表,就説我胖了。

  上屆的代表很多已經退了,本屆代表中很多人也將告別這個舞臺。代表們開始拍照留念,在人民大會堂大廳的人民網展臺前,代表委員拍照留念的隊伍排得很長。

  我卻依舊在跑兩會,我在回憶七年兩會的點點滴滴。

  我喜歡聽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一般很激烈,我經常跑的湖南團就是其中的典型。湖南人性格耿直,湖南團的代表敢於直言,討論時搶著説話。今年“兩會”,有不少代表對糧食生産、文化建設,農民工,代表專職化,水利等問題發表了尖銳的觀點。這種氣氛是值得提倡的,兩會是“議”會,是民主的大會,代表委員説真話,才對得起代表委員這個稱呼。

  我也很喜歡私下與代表委員聊天,從中發現了很多有責任感,有思想的代表。跟他們交流,不禁對代表們的真知灼見拍案叫好,也對國家更有信心。

  七年,對於一個國家,一個人來説都不算短。在時間面前,在機遇面前,我們唯有珍惜。祝願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把握好時機,抓住好機遇,更自由、更民主、更文明。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