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民:從舉人到革命黨

時間:2011-09-06 14:25   來源:羊城晚報

  儘管他逝世後舉行了隆重“國葬”,廣州最繁華的街道永漢路(現北京路)也一度改名漢民路;但他晚年是蔣介石的反對派的核心人物,蔣介石當權的國民黨,不大願意對他予乙太高評價;“反共”成為1927年以後他的重要標簽。所以,解放後很長時間,歷史著作也有意無意遺忘了他…… 

  胡漢民在莫斯科的留影 

  壹 他是擁有舉人功名的革命黨人 

  辛亥革命時期,一批廣州人起了重要作用,胡漢民、汪精衛、朱執信、陳融、古應芬、李文范、何香凝等,他們有些雖然還保留外地籍貫,但已在廣州居住了兩三代,按照今天的標準,他們都是廣州人。 

  革命黨人不少人受過傳統教育,考過科舉,但其中有高級功名進士的只有蔡元培等極個別人,有舉人功名的也很少,胡漢民是少數舉人出身的革命黨人中的一員。 

  廣東三年一次省級科舉考試鄉試,從近萬名參加考試的秀才中,考取舉人80多名。全省加起來也就幾百人。有了舉人功名,社會地位、經濟生活都沒有問題了。但胡漢民中舉以後,卻成了革命黨的骨幹人物。 

  他1879年12月9日出生於廣東番禺縣(今廣州)。儘管他祖籍是江西吉安,但他是真正的廣州人,説一口正宗的廣州話,居住在今天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路一帶,後來也以番禺籍參加科舉考試。 

  朱執信、汪精衛、古應芬、陳融、李文范等都居住在今天廣州市的越秀區,他們彼此居住得很近,早就是朋友。 

  貳 初次見到孫中山,就完全被征服  

  胡漢民的祖上從江西到廣東做官,父親是官府的幕客。他12歲時父親去世,沒有留下財産,家裏很快就陷於貧困。不久,母親也死了,七兄弟姐妹因“醫養不足”死了4個,只剩下胡漢民和一個哥哥,一個妹妹。 

  他16歲就開始教書養家。1901年考中了舉人時年方22歲。1902年,他東渡日本留學師範。在與清朝駐日本公使蔡鈞的衝突中,他是廣東留學生的帶頭者,留學兩個月就被退學回國。 

  他歸國後在廣西梧州中學堂當總教習,被當地士紳告發宣傳革命言論,還有允許學生拜孔時穿洋式服裝,允許其妻子妹妹參加聽課等可笑理由,被迫辭職。後又在香山短期任過新式學校校長,也被士紳逼走。

  1904年,他再次東渡日本留學法政。同行的有汪精衛、朱執信、陳融、古應芬、李文范等廣州人。期間,他結識了廖仲愷。1905年七八月間,同盟會在日本成立時,廖仲愷、胡漢民卻回國度假了。得到消息,他們馬上趕回日本。

  在日本,胡漢民伕婦和廖仲愷夫婦是同租一屋居住的。一天晚上,孫中山應邀到他們家,這是胡漢民第一次見到孫中山。孫中山對自己學説的解釋,完全征服了他。於是,胡漢民伕妻加上妹妹,與廖仲愷一起加入了同盟會。

  參 演講三小時,聽眾千人拍掌狂呼

  加入同盟會後,他被推舉為本部評議員,汪精衛是評議長。後來,本部秘書馬君武要到京都工科大學學習,孫中山指定胡漢民繼任。此後,他主編《民報》,宣傳三民主義,與康梁保皇派論戰,成為繼陳天華、鄒容之後的傑出的革命理論家、宣傳家。

  《民報》第1-5期由胡漢民主編,第6期起由章太炎主編。他對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宣傳,和當時其他宣傳家相比,具有全面、完整、明瞭、準確的特點,並在每個理論問題上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發揮。他的《民報之六大主義》被公認為“革命綱領”。

  孫中山的很多著作,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國民黨一大宣言,胡漢民都有參與。他不僅寫文章,還經常出席各種會議,對留學生、華僑演講,爭取華僑,尤其是粵籍華僑。

  1905年10月,他出席保皇派為擴大勢力而召開的“戊戌庚子死事諸人紀念會”,登臺演講三小時。結果,“聽眾千人,拍掌狂呼,康、梁之徒皆瑟縮不敢置辯”。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