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話首義——訪辛亥史專家馮天瑜

時間:2011-08-30 14:46   來源:光明網

  作為湖北籍的知名歷史學家,武漢大學馮天瑜教授三十餘年來一直傾力於辛亥武昌首義史及張之洞研究。1985年,與人合著《辛亥武昌首義史》,廣採文獻,詳考史實,厘清了不少歷史誤識。2011年4月,馮教授又與武漢市社科院張篤勤研究員合作出版了《辛亥首義史》。該書洋洋80余萬字,主要內容是馮教授近三十年來在辛亥首義研究方面的新得。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週年,我日前就辛亥革命的有關問題採訪了馮教授。

  李小花:馮先生您好!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您和張篤勤研究員合著的《辛亥首義史》於今年4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這樣一個時機問世,可謂意義重大。作為您的晚輩和同事,我曾目睹了您在蒐集、整理資料時的細緻與艱辛,斟酌、錘鍊詞句時的認真與執著,並有幸聆聽了您在工作之餘向我們娓娓道來的一些關於辛亥革命的史事與見解。我深切地感到,《辛亥首義史》真是您秉著求真求新求美的原則,嘔心瀝血精益求精的一部著作。對於辛亥首義,我們都知道它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但其意義究竟何在,恐怕還有很多人不能説得明白,您能就此問題簡單地談一下嗎?

  馮天瑜:可以。其實中國歷史上曾發生多次改朝換代的“革命”,但並未改變宗法專制的社會形態,唯由辛亥首義開其端緒的近代革命,才發生國體、政體變更,社會形態有所興革。辛亥首義不同凡響的意義,不僅在於推翻清王朝,更在於結束了沿襲兩千餘年的專制帝制,成為中國歷史劃時代的界標。與推翻專制帝制互為表裏,辛亥首義的另一空前的歷史業績,是建立民主共和政體,將共和國的理論與實踐(包括其種種不完善的狀態)呈現給了中國人民,中國人民也從此認定共和制為正統。儘管共和制的內容有待充實與提升,然其前程無疑是光明壯麗的。

  李小花:那“辛亥首義”是不是也可以稱為“辛亥武昌首義”呢?這個提法的由來又是怎樣的?

  馮天瑜:辛亥秋季的武昌新軍起事,其實曾有多種提法,如武昌舉義、武昌義起、民軍起義、鄂軍起義、武昌發難、鄂省舉義等,史稱“辛亥武昌首義”或“辛亥首義”。 “首義”一詞由東漢哲人王充(27—97)創用,其意為首先揭示宗旨。以後,“首義”引申為首舉義幟、率先發難,唐人杜甫、韓愈有此用例。“武漢首義”(或“武昌首義”)的正式提法,較早見於孫中山1912年1月1日發佈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書云:“武漢首義,十數行省先後獨立。所謂獨立,對於清廷為脫離,對於各省為聯合。”此後孫中山又多次議及此題。1912年4月孫中山訪問武漢,屢次談到武漢或武昌“首義”。 如4月11日,在漢口熙泰昌茶棧武漢歡迎團歡迎會議上講話時説:“武漢首義,陽夏鏖兵,諸君子慘澹經營,既已推倒滿清,達平時種族、政治均待革命之目的。”

  僅從孫中山言論可見,“武漢首義”(或“武昌首義”)自民初已成定説,而並非首義諸人的自詡。而以10月10日為民國國慶日,是1912年9月以蔡濟民為首的武昌起義將士赴北京請願的結果,北京參議院1912年9月28日全票通過決議:以武昌起義日定國國慶日(俗稱“雙十節”)。該年10月10日在武昌舉行首義週年紀念。

  本來,武昌新軍起義並非清末首次發生的反清武裝暴動,稱其“首義”別有深意。自1895年10月孫中山率鄭士良(1863—1901)、陸皓東(1867—1895)等舉行第一次廣州起義以來,興中會、光復會及後來的同盟會于十餘年間發動十多次反清武裝暴動,皆稱悲歌慷慨,然而起義者與當地社會並無多少聯繫,勢單力薄,星星之火皆被清方迅速撲滅下去。相形之下,辛亥秋季的武昌起義則頓成滅亡清廷的燎原之勢。故“辛亥武昌首義”之“首義”,第一層含意是首次舉義成功。“首義”的第二層含意是,經武昌新軍暴動的沉重打擊,沿襲268年的清王朝及兩千餘年的專制帝制之傾覆成為定局。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