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專家 不同視角回顧百年曆史

時間:2011-08-30 14:48   來源:《瞭望》

  2011年,中國迎來辛亥革命100週年。

  在史家看來,辛亥革命的一個大功績,是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體。使中國人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此後,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很快都失敗了。

  但辛亥革命也有未完成的任務。

  1939年,毛澤東在《青年運動的方向》中寫道,辛亥革命“有它勝利的地方,也有它失敗的地方。你們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説它失敗,是説辛亥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

  歷史學家楊天石從今天的角度提出了他自己的認識。他認為新中國建立,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但中國人百年追尋國家現代化的任務還未最終完成。從這一點上説,今人書寫的和辛亥革命那一代革命理想者所書寫的是同一篇大文章。

  2011年,辛亥革命100週年之際,《瞭望》新聞週刊約請國內近代史研究者從不同角度還原與解讀歷史,為轉型期的中國公眾提供啟示。他們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

  革命與立憲的選擇

  《瞭望》:清末立憲改革為何最終在與革命的競賽中落敗?

  楊天石:改革本來有兩種方式,一種叫“自改革”,一種是“他改革”。這是龔自珍在鴉片戰爭前提出的,當時他已看出清政府的腐敗,他把清朝統治比喻成日至將夕。清朝自己不改革的話就會由別人替你改革。孫中山最初也是企圖勸清廷走“自改革”的道路,孫中山到天津給李鴻章上書提出幾條原則:地盡其利、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等。但這條路沒有走通,李鴻章忙於準備和日本打仗,無暇接見孫中山。

  還要指出的是,孫中山走上革命之路不僅僅是因為上書失敗。孫當時去北京考察,發現北京官場比廣州還要腐敗,所以他下決心走上革命的道路。

  雷頤:1907年梁啟超在《現政府與革命黨》一文中寫道,“現政府者,製造革命黨之一大工場也。”清政府的改革無法取得民眾的信任,導致了人們最終選擇了革命。

  日俄戰爭爆發,日本打敗俄國,這給中國人以巨大刺激。黃種人打敗了歐洲人,這説明不是人種問題,而是制度問題。這促使多數中國人從國家強大的角度支援立憲。清政府在大形勢下,被迫承諾進行立憲改革。但清政府在改革進程中一再落後於人們的期望,人們明瞭清王朝氣數已盡,開始傾向於孫中山的革命路線。

  汪朝光:清末新政改革確實有不少新的變革。但是,清政府仍然希望維持舊的王朝統治體系,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尤其是當清政府屢屢在內外政策方面失策以後,得不到社會的信任,失去了改革的最佳時機。

  如果與日本明治維新比較,重要的一點是,當時中日兩國政府的結構和成員有很大的差別,中國的改革缺少強有力、眼界開闊、了解世界大勢、有自信、有作為的領導者群體。

  張海鵬:就社會發展歷史來説,革命是非常態,改良改革是常態。就辛亥革命來説,産生革命派的深厚根源在那個時期的社會,在清政府自己。如果慈禧太后在洋務運動時期積極推動,可能出現明治維新那樣的局面;如果她能積極支援戊戌變法,那以後就不會發生辛亥革命。一切可能改革社會的機遇喪失了,就只有革命。

  《瞭望》:辛亥革命之後,社會、經濟發展出現阻滯與倒退。如何評價辛亥革命的歷史作用?

  雷頤:任何大動蕩之後都會有短暫的動亂。與其他革命相比,辛亥革命引起的動蕩不算特別大,社會秩序很快恢復了。辛亥革命之後經濟是一直髮展的。

  汪朝光:辛亥革命對於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是推翻了帝制,開啟了新的發展可能性,至於如何實現新的發展,則非一時可以解決,需要有艱苦的探索。歷史無法假設,所以,我們也很難假設立憲與革命何者是更好的選擇,我們只能關注歷史的結果,那就是,辛亥革命發生了,我們需要探究為什麼辛亥革命會發生,以及為什麼辛亥革命會有這樣的結果。

  楊天石:“告別革命”的思潮興起是因為民國以來中國經歷的革命確實太多,革命的破壞性也很大,一部分人心裏厭倦了革命。如果統治者是真改革,沿著歷史前進的方向改,沿著人民的願望改,那就不需要革命。所以一個社會要不要革命首先取決於統治者。

  如何評價清末新政

  《瞭望》:最近有學者提出,清末的改革是有成效的,當時社會呈現出一片朝氣。

  楊天石:最近兩年在歷史學界有新的看法:抬高立憲派,抬高清政府的新政,貶低革命派。這不符合歷史的本來面目。清朝政府是做了些改革,具體來講就是“新政”,這在某些方面比戊戌變法走的步子更大。但清朝政府拒絕進行政治體制的根本改革。

  清朝政府有個核心利益:保持君主專制制度。有兩件事暴露了清政府的“寸權不讓”。一是1908年慈禧太后批准一個憲法大綱,頭一條就是大清帝國萬世一係,要永遠尊戴。皇帝的權力是絕對不能侵犯的。召開和停止國會的權力、頒布或者廢止法律的權力、任命百官的權力、軍事指揮的權力等等都在皇帝手中。這樣的憲法形同虛設。還有就是皇族內閣的成立,內閣中大量任用皇族,進一步把國家權力控制在滿清貴族手中。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