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90後”護士錢瑩瑩:“在武漢抗疫一線蛻變成長”

2020年05月14日 11:02:00來源:新華報業網

  08:30,錢瑩瑩坐上汽車,往南京浦口老山趕去。今天是國際護士節,一場特殊的“抗疫凱旋林”植樹活動在這裡開展,向援鄂醫護人員致敬。車窗外樹影婆娑,春風吹開了花朵。

  錢瑩瑩是南京鼓樓醫院江北院區急診科的一名“90後”護士,也是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的成員之一。回顧在武漢抗疫的五十多個日夜,24歲的錢瑩瑩説,歷經考驗,自己好像“突然長大,變得更成熟、更勤快了”。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90後”青年醫護人員彰顯青春蓬勃力量,成為抗疫一線的突出代表。此前,以她為原型的融媒體作品《白衣俠》刷屏後,錢瑩瑩“火”了,可她卻説,她只是“90後”醫護人員中很平凡的一員。面對艱險與危難,自己的“90後”同事們挺身而出,英勇無畏,“不光是我們醫療隊,在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三分之一是‘90後’和‘00後’”。

  錢瑩瑩不會忘記,2月9日到達武漢後,她和其他隊員便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迅速熟悉醫療設備、改造隔離病區、爭分奪秒收治救治……她印象最深的是,連續30多個小時不眠不休,初到武漢的那一晚,他們集中收治了44名患者。

  每天穿防護服13步,脫防護服要20步,不能有絲毫疏漏。戴著兩層口罩、兩層手套,鼻子上要貼上創可貼,以防磨破。最讓人難受的是,穿戴完畢後,無法呼吸,為病患戳留置針時,因為穿得太多一時找不到靜脈。一天,錢瑩瑩在打針的時候遇到了這種情況,她悶到缺氧,心又急,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留下來。“對不起,我靜脈細,不好找吧?慢慢來。”被戳針的病患體貼地説道。錢瑩瑩一瞬間淚目了,她心想:該説對不起的不該是我嗎?

  在武漢時,每天上午10點,專家組討論診療方案。醫護人員每天6班輪換、24小時不間斷守在這位病人身邊。除了患者的身體情況,最重要的還是心理情況。焦慮、煩躁、恐慌、難受……錢瑩瑩説,每一個情緒後面,都有故事,都應該理解。2月初,錢瑩瑩管床的一位病人血壓突然升高。“叔叔,出了什麼事?”聊了很久,這位病患才告訴她,原來,自己的弟弟也因新冠肺炎住進了另一家醫院,因為沒有聯繫方式,他心中非常焦急。經過錢瑩瑩的努力,這位病患終於與家人聯絡上,血壓也慢慢地平穩下來。

  “太陽出來了,勝利還會遠嗎?”2月中旬,錢瑩瑩在朋友圈裏這樣寫道。為了給病患鼓勁,她特地在防護服上寫下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幾個字,還配上了哪吒畫像。抗疫中的錢瑩瑩不斷成長,2月18日,她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記不清有多少個夜,因為擔心危重病患而失眠。上班全靠聲音認人,脫了防護服摘了口罩都不知道戰友長什麼樣。馳援武漢52天,累計收治患者93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比例達83.7%,治愈出院78人,其餘患者轉院繼續治療,醫護人員零感染……這是錢瑩瑩和團隊成員們共同努力的成果。3月29日,E1-6病區的病患數“清零”。回到南京後,看到熟悉的同事,錢瑩瑩的眼淚仍不住奪眶而出。

  “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出這麼長時間的遠門,在武漢上班的同時,還得照顧好自己的起居。以致我回來以後,按我媽的説法是勤快多了!”錢瑩瑩笑著説。在戰“疫”一線獨特的經歷、嚴峻的挑戰,成為年輕“白衣戰士”蛻變成長的“加速器”。

  經歷了戰“疫”的出生入死,錢瑩瑩對自己的職業也有了更多感悟:“更熱愛護士這個職業,可以更好地完成這個職業的使命。很多人説我們是英雄,但是我只覺得這是我們身為護士應該做的事。也感謝護士這個職業可以給我這個機會,去用我自己的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交匯點記者朱威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