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農曆十二月十二
English

文字中的元宵佳節與燈火流年

2020年02月06日 11:39:00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多樣宮燈,五彩繽紛,使得整個村莊流光溢彩——是生活的色彩,更是文化的色彩、文明的色彩

  年年元宵,要挂燈。

  記得很早的時候,村子裏還沒有通電,家家戶戶所挂之燈,就是一盞馬燈。馬燈有一個玻璃燈罩,燃燒的燈芯被燈罩罩住,不怕風吹雨淋;馬燈的上部則有一個鐵絲彎成的“提把”,平日裏行走用到馬燈,就用手提著“提把”搖搖而行。而元宵挂燈,鄉人全是將馬燈挂在門樓上——在門樓的門框中間嵌入一枚釘子,馬燈就挂在釘子上。

  彼時經濟困難,多數人家也只是挂一盞馬燈而已。

  馬燈燃燒的是煤油,亮度很弱,近處,僅可照亮門樓前的一塊小小地盤。如果從遠處看,一盞馬燈也只是“豆火”一點。風吹燈搖就會閃閃爍爍,搖曳不定,很容易讓人想到古驛道上,那些踽踽而前的行旅。我還會聯想到時光的幽深和日子的艱難,恍若那時候多數人家的生活就在眼前。

  村子裏通電後,馬燈退役,讓位給了電燈。

  那些年,一到元宵節,天黑前,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燈”。所謂“拉燈”,並非是將電燈拉亮,而是要用一根長長的電線,將電燈從堂屋中“拉”出,牽引至門樓處。因為彼時,電燈初用,多數人家還是將電源插頭安裝在室內的。電線的盡頭,通常安裝一高瓦數燈泡,位置亦多是安裝在門樓的中間處。

  電燈瓦數高,追求的就是“明亮”。

  元宵之夜,家家電燈拉亮,整個村莊就真正是“明如白晝”了。你若站在遠處、高處瞭望村莊,會發現村莊的上空仿佛有白亮的熱氣蒸騰著,氤氳一團,滿目都是白花花的閃亮的光芒。

  那是一種照徹黑暗的明亮,仿佛在預示著什麼,它在告訴你:日子,註定會越來越明亮。

  改革開放後,農村經濟漸好,城市化進程提速。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對農村的影響越來越大,農村對城市的模倣程度也越來越高。

  大約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每逢元宵,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家開始挂起了“大紅燈籠”,真正是“大紅燈籠高高挂”了。紅色絲綢蒙成的圓圓的大紅燈籠挂在門樓上,不止一盞,通常是並列三盞。如果門前有樹,一些人家還會將幾盞大紅燈籠高高地挂在樹枝上。村委會呢,則會在村子的中央處,搭建一巨木燈架,上面挂滿成排的大紅燈籠。這些大紅燈籠,也大多內置了電燈泡,一旦拉亮,那就不僅僅是“亮”了,而是紅紅火火的亮,是熱熱烈烈的亮,是氣氣派派的亮……整個村莊都泛溢著大紅的光彩,真是“紅火”極了。即如農家那蒸蒸日上的日子,那紅紅火火的日子;就如國家那欣欣向榮的大好形勢,那恢弘闊達的改革氣派。

  近些年,伴隨著農家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文化生活水準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彰顯在“挂燈”上,那就是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家喜歡挂“宮燈”了。他們喜歡宮燈那古典多樣的形狀,那飄逸的流蘇,更喜歡一些宮燈壁上繪出的異彩紛呈的圖案,或是用各種字體寫成的詩文。這不是對古典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是對日子沉靜、內斂、深厚的嚮往,對文化氛圍的嚮往。

  多樣宮燈,五彩繽紛,使得整個村莊都流光溢彩——是生活的色彩,更是文化的色彩、文明的色彩。

  元宵一盞燈,燈裏看流年——看日子的變化,看村莊的變化,看國家的變化。

  袁文良

  新春佳節過後的第一個傳統民間節日,自然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民間也稱“上元節”。有關史料記載,正月十五這天,全國各地普遍吃一種用糯米做成的帶餡的圓形食物,或煮、或炸、或蒸,起初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湯圓”“湯丸”或“元宵”。南北朝時梁代宗懔所著《荊楚歲時記》中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及“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的記載,這種“豆糜加油膏”以及“白粥泛膏”,自然是元宵的前身。

  元宵作為正月十五的節令食品,自然也會成為詩人作家創作的題材,墨客騷人少不了吟詩作賦,從而進一步豐富了人們的舌尖文化。唐代文學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中就有元宵節“食湯丸”的詳細記載。

  到了宋代,這種“湯丸”有了進一步發展。週密所著《武林舊事》一書也有“節食所尚,則乳糖圓子,澄沙糰子……一般糖之類”的記載,可見當時的元宵餡已經是多種多樣了。南宋自號平園老叟的詩人周必大還寫下了《元宵煮浮糰子》的詩詞:“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向。湯官循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咏,附此説家風。”這就生動逼真地再現了白色的元宵在麵湯水中煮浮翻滾的情景。

  到了明代,元宵作為正月十五的必備食品已十分普遍,製作也更加考究和精緻。清代高士奇所著《明宮史》中説元宵的做法是“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並記載説從正月初九起,北京人就開始吃元宵了。在清代,北京已出現了製作元宵的“專業戶”,其中一戶馬姓人家做的元宵頗受歡迎,詩人符曾為此專門賦有一詩:“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且説馬家滴粉好,試風燈裏賣元宵。”

  到了民國初年,竊國大盜袁世凱當上了洪憲皇帝之後,因“元宵”與“袁消”同音,因而聽到“元宵”二字就心驚肉跳,便於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把“元宵”改稱“湯圓”。但他還是在人民的唾罵聲中,只當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嗚呼了,留下的是有人以此為題材所作的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在製作元宵時,其用料更加考究。從各式各樣的速凍湯圓來看,有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山楂的、三鮮的,也有各類肉餡的。而人們吃元宵也早已不限于正月十五這天了,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從超市買回一飽口福。不過,正月十五這天,一家人圍坐一起,品味著自己精心挑選來的元宵,再小酌幾杯紅酒,比平日更多一份節日的感受。

  楊詩云

  糖球會為春節賦予了儀式感,又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幸福與甜蜜。正月裏只有逛完了糖球會,才算真正過了年

  要説正月裏青島什麼風俗最特別,那大概就是糖球會了。每年正月裏青島的廟會數不勝數,數糖球會最為出名。如今,糖球會早已經成為青島最大的廟會,每年都會吸引100多萬人次參與。

  青島海雲庵糖球會追溯起來已有500多年曆史。顧名思義,海雲庵糖球會起源於海雲庵廟會。海雲庵的建成,是為了寄託當地百姓“保平安、祈豐收”的心願。每個農曆新年,大海第一個大潮日是正月十六,人們就把正月十六定為廟會日。這天,鄰近村民都前來進香許願,農民祈求糧食豐收,漁民祈求海上平安。

  廟會熱鬧非凡,庵內香火鼎盛,庵外攤販雲集,百貨雜陳,趕會群眾絡繹不絕。各地藝人也趕來獻藝,商販設攤叫賣,廟前廟後多有唱戲、跑驢、踩高蹺、跑旱船等娛樂活動,飲食、玩具攤販也紛紛聚來,人來人往,十分熱鬧。由於廟宇附近盛産山楂,商販們多用它做成糖球(北京稱“糖葫蘆”)在廟會上叫賣。一根竹籤串起七八顆山楂,裹上糖漿和白芝麻,外層酥脆甜美,內裏鮮嫩帶酸,最受老百姓喜愛。

  年久之後,群眾便逐漸稱海雲庵廟會為糖球會。1990年,停頓多年的民間傳統廟會活動在青島四方區恢復,首屆糖球會和糖球藝術大賽舉辦。恢復後的糖球會可以説是人山人海,不管男女老少,認識的不認識的,見面就是一句“過年好”,匯聚滿滿的情誼。

  “糖葫蘆好看它竹籤兒穿,象徵幸福和團圓,把幸福和團圓連成串,沒有愁來沒有煩。”這耳熟能詳的兒歌,唱出了青島人心中糖球的地位。糖球是紅的,紅色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大吉大利、驅邪避災的象徵。青島靠海,漁民們在出海前都習慣吃一串大紅糖球,以此來象徵一年的吉祥如意。時至今日,每逢鳴鑼開幕,“老青島”們也總會喊一句“走,逛糖球會去!”

  隨著時代的發展,橘子、獼猴桃等水果也頗受歡迎,夾雜在山楂之中,成為新的糖球品種,也給人們帶來新的體驗。水果、山楂的糖葫蘆看多了,竟然創新出了紅燒肉版的糖葫蘆!看起來就很重口味,吃起來更重口味了。但吃過的小夥伴們都是兩個字:“帶勁!”別只顧著帶勁兒,還有脂渣糖球、壽司糖球、榴蓮糖球等,和家人朋友一人拿一串拔絲糖球,看大家吃得滿臉都是糖的樣子,更是甜甜蜜蜜。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每年和你一起逛糖球會!”這句改編後的流行語貼切地描述了青島人和糖球會的關係:糖球會為春節賦予了儀式感,又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幸福與甜蜜。正月裏只有逛完了糖球會,才算真正過了年。

  劉祖剛

  五龍上下翻飛、左右穿插、有條不紊、快而不亂、氣勢雄渾、粗獷有力,再現了民間傳説里落難的太子隻身尋親、勇斬五蛇的壯烈情景

  元宵佳節,全國各地都有舞龍燈、猜燈謎的習俗,地處南方的江西省遂川縣也概莫能外。在珠田鄉遐富境村,中年漢子、年輕小夥正演練“五股龍”的燈舞,準備給父老鄉親“露一手”。

  “五股龍”又名“五龍下海”,在當地,至今還流傳著它的傳説。相傳,有一皇帝遇難,逃難途中皇后生下太子,就寄養在當地老百姓家裏。太子幼時練得一身好劍術,武藝高超。9歲時,他離家尋找親生父母,途中遇一神仙,問他去哪,太子便把想法和盤托出。神仙告誡:“途中會遇三難。頭兩難要退卻,第三難務必勇往直前。”太子繼續趕路。先後遇猴子、小鹿,均退避再上路。第三次出現一條大蛇,張著血盆大口要吃掉他。太子連退5步後,面前又出現了4條青蛇,四週也一片汪洋。太子鎮定下來,想起神仙説的話,頓時勇氣猛增,拔劍向前5步,連砍5劍,每劍砍死一條,每條又砍為5節。蛇死大水也頓時退去,太子重獲新生。

  根據故事情節演繹,如今舞龍時,5條龍分別為黃、紅、藍、綠、白色,每條龍分為5節,由一條長綢連接,外加1隻鯉魚燈、3顆龍珠。28人組成燈隊,分為緊密相銜、變化多端的“五龍分水”“二龍戲珠”“高車滴水”“麻雀鑽稈籠”等12個主要花節套路。表演時,每條龍跟著一個樂隊,每個樂隊配有兩支嗩吶、4件打擊樂器。只見五龍上下翻飛、左右穿插、有條不紊、快而不亂、氣勢雄渾、粗獷有力,再現了當年太子隻身尋親、勇斬五蛇的壯烈情景。

  曾參加過多次表演的肖潤根説,表演“五股龍”需要較大場地,這樣氛圍也就更加熱鬧。當地民俗學者鄒穩根介紹,“五股龍”演出前要先拜別本村廟宇,再走村串戶,路上如遇其他燈隊,兩隊“龍珠”要互換燈火舞上一段,以示和睦。

  經過薪火相傳,2010年,“五龍下海”列入第三批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6年6月,被指定為江西省唯一代表隊,參加全國(廣東潮州)舞龍展演,獲優秀獎,可謂風頭無兩。殊不知,這項傳統精湛技藝差點失傳。

  所幸的是,對瀕於失傳的民間藝術,特別是燈彩、戲曲,當地政府及時收集整理、復原演繹。1984年,遂川縣文化館將“五龍下海”民間燈彩收錄到《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整合江西卷吉安分卷》中,並舉辦民間燈彩製作培訓班,邀請老藝人傳授燈彩的製作技術、舞龍技巧和燈彩表演,使這項凝聚老百姓智慧的民間藝術得以世代傳承。(經濟日報 作者:路來森 袁文良 楊詩云 劉祖剛)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