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元宵節的前世今生,賞燈吃“元宵”,也是幸福

2020年02月06日 12:25:00來源:中國網

  快到元宵節,你準備好怎樣慶祝了嗎?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挂綵燈、吃“元宵”。在我國的北方,氣候寒冷的地區還會製作各種形態各異、巧奪天工的冰燈、冰雕等藝術品供人們欣賞。

  據史書記載元宵節源自漢朝,漢文帝登基那天就是正月十五。古時元宵節也有上元節、燈夕節等稱呼。現代在有些地方元宵節也叫燈節,可見燈在元宵節的時候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人們在元宵節制燈觀燈的風俗在古代就很盛行。民間傳説唐明皇李隆基就很喜歡玩燈、賞燈。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就要大宴群臣,徹夜遊樂。有一年曾親自下令叫人製作了一盞高一百五十尺的精美綵燈搬到大街上供人群觀賞,以示與民同樂之意。這盞高大豪華的綵燈被人們稱為燈樓。

  又有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在元宵節花重金請人製作百枝燈樹:“高八十尺,立之高山,上元點之,百里皆見。”到了明朝的時候,節日慶祝方式更加的豐富多彩,各種燈市、猜燈謎、賽燈會等娛樂活動廣為流傳經久不衰。現如今的燈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品種繁多。比如鼓型燈、絹燈、走馬燈、電動燈等等多種材料多種式樣的燈舉不勝舉。

  而元宵節的“元宵”作為一種很受大眾歡迎的食物,在我國也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據説在宋代人們就已開始流行吃“元宵”。不過當時不叫“元宵”。因為這種用糯米粉做成的食物在鍋裏煮的過程中,只要熟了就會浮上來,所以當時“元宵”被叫做“浮元子”。後來有做生意的人為了圖吉利把“浮元子”也叫做“元寶”。慢慢的在全國不同的地方出現了不同的叫法,如“湯糰”、“粉果”、“圓子”等等都是對“元宵”不同的稱呼。

  關於“元宵”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説。民國初年的時候袁世凱坐上了大總統的寶座,不過他還不滿足,想方設法幻想著要當皇帝。因為袁世凱認為“元宵”兩個字“元”和“袁”、“宵”和“消”發音相同,“元宵”的叫法有“消滅袁世凱”的意思,會對他稱帝的圖謀有不利影響,所以就在一九一三年快到元宵節的時候,下令全國把對“元宵”的稱呼改為“湯圓”。直到後來袁世凱的皇帝夢破滅,政權土崩瓦解,“元宵”的名稱才慢慢恢復。現代的“元宵”在餡料上豐富多樣,能滿足不同人群口味需求,得到了人們的喜愛,可以説是真正老少皆宜的食品。

  在元宵節的時候,欣賞著美美的綵燈,再端上一碗熱汽騰騰的“元宵”,這也就是幸福。對於元宵節你還有哪些有趣的看法和想法,歡迎評論分享。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