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明節,讓我們跟隨總書記一起緬懷英烈

2018年04月04日 22:32:00來源:國際線上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時冉):“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每每談起國家英雄、民族先烈,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總是難掩真情……。祖國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他緬懷先烈的足跡。值此清明之際,讓我們重溫總書記的話語,共同銘記歷史、緬懷英烈。

  讓我們永遠緬懷

  2014年7月7日上午,北京宛平城內莊嚴肅穆。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1000多名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週年。紀念儀式上,習近平和新四軍、國民黨抗戰老戰士及少年兒童代表一起,共同為“獨立自由勳章”雕塑揭幕。

  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在“七七”這一天參與官方紀念,而在2014年這樣一個並非“逢五”、“逢十”的普通年份,紀念規格如此之高,非常罕見。

  一位普通母親的名字,出現在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講話中:“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鬥爭中,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自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北京密雲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戰死沙場。”

  三個日子,被以國家立法的形式確立,緬懷英烈從此上升為中國的國家制度安排。

  梳理2014年的“中國記憶”,習近平曾在歲末年初發表的新年賀詞中特別提及:“這一年,我們通過立法確定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行了隆重活動。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

  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

  祖國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習近平緬懷先烈的足跡。山東臨沂、江西井岡山、安徽金寨、山西呂梁……,每到一處革命老區,這位中國領導人都要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看望英烈後人,講述英烈故事。即使在海外出訪中,習近平也曾多次憑吊在海外犧牲的中國烈士。

  我們為什麼要緬懷先烈、捍衛英雄?習近平在很多場合屢屢談起:

  ——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 任何一個有作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獨特精神著稱於世。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説:“‘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這些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誓言生動表達了共産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我們一定要銘記烈士們的遺願,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

  紀念,為了更好地前行

  莊嚴紀念,是為了不忘初心,也是為了銘記歷史、鑒古知今。

  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緬懷英烈的真情話語,無不飽含著對民族未來的無限憧憬,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信心。

  2015年9月2日,習近平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儀式上的這段講話催人奮進。“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們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戮力同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我們的國家,正構建起日漸完善的保護英烈的法律制度,新制定的民法總則明確寫入保護英烈權益的內容;《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也已經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崇尚英雄,捍衛先烈正以法律制度形式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郭曉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