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牽媽媽的手】全國道德模範房澤秋:小家傳遞大愛 點燃向善之心

2018年02月21日 16:37:00來源:央視網

房澤秋志願服務驛站 (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攝)

  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亮) 除夕之夜,萬家團圓,濟南市民房澤秋一家,卻難以享受這份安寧:房澤秋應邀參加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社會活動,積極引導更多的家庭和組織奉獻孝心與愛心,在她心裏,除了自己的小家,那些無人陪伴的老人更讓她放心不下。兒子于宵寧則在自己工作的居委會堅守崗位,等值勤結束,已是大年初一。

  “今天不只是過大年,還是我的生日,儘管不能在一起吃年夜飯,但媽媽在做著有益的事,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也挺有意義的”,于宵寧説。

除夕之夜,在崗位上值勤的于宵寧。(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這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卻因為兩代人的善行義舉而那麼不凡。

  為了當年一句“跟我走吧,我來養活您”的承諾,濟南市歷下區居民房澤秋和丈夫于海,36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癱瘓老人李玉柱,直到老人97歲高齡安然離世。房澤秋的事跡引起強烈反響,她曾榮登“中國好人榜”、獲評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文明家庭,受到過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並先後當選為濟南市、山東省人大代表。

2018年山東兩會上,房澤秋提出關注成年心智障礙殘疾人的建議。(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親敬老一直是這個家庭的傳統。

  當年,只有19歲的房澤秋開始照料半身不遂的李玉柱老人。于海曾經是她的同事,正是李玉柱住院時,他常到醫院幫忙看望照料,兩人才走到了一起。

  打從記事起,于宵寧看到的,就是父母對李玉柱爺爺無微不至的照顧。直到上初中,他才從鄰居口中知道這位“二爺爺”並不是自己的親爺爺。“父親給老爺爺洗澡,每天準備一日三餐,背著他上樓下樓,到醫院去看病,我從沒聽到過半句怨言”,于宵寧回憶説。

2014年夏天,房澤秋一家人與李玉柱。(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攝)

  身教勝於言傳,大善大美的家風,在兩代人之間傳承。

  2012年,于海不幸突發疾病去世,于霄寧在悲痛中接過父母的班,繼續完成父親未了的心願。2014年,央視網記者曾採訪過這個家庭,看到于霄寧背老人去醫院,為老人涂開塞露摳糞便、洗澡、剃頭,一切都井井有條。為了與媽媽輪班照顧李玉柱老人,他還放棄了北京的工作,在家裏做兼職。妻子王娜也和丈夫、婆婆一起分擔重任。

  “金錢上的給予很簡單,但要做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真的挺難,尤其是我和于宵寧把老爺爺接到家裏來以後,更體會到爸媽兩個人30多年來的不容易”,王娜説。

  幾千年來在中華民族骨血裏流淌的忠孝基因,在這個家庭裏延續。“36年,我們堅守了自己的承諾,就象于海説的,不為別的,我們至少給孩子做了榜樣。”房澤秋説。

2018年春節前,房澤秋(左二)與志願者走訪看望90歲的朱大娘。(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攝)

  李玉柱老人去世後,房澤秋一家孝親敬老的義舉並未停止,而是延續到更多老人身上,點燃了更多人的向善之心。

  2015年3月,以房澤秋命名的志願服務工作站成立,許多志願者慕名而來,他們每週都會組織三四次公益活動。目前,房澤秋志願服務團隊已從開始的幾個人發展到1000多人,志願服務驛站也遍地開花,從開始的1個,發展到3個,2018年將有望達到數十個。

  從一個房澤秋到一萬個“房澤秋”,這是房澤秋的心願。為了這個心願,她正努力帶動更多人加入到敬老愛老助老的隊伍。

  于宵寧這兩年選擇了在居委會工作,與媽媽的志願者服務驛站離得不遠,但兩人都太忙,見面相處的時間並不多。“媽媽這兩年太忙了,家裏也指望不上她,看著她這麼累,我們有時候也心疼,但只要是她樂意做的事情,全家人都支援”,于宵寧説,自己的工作雖然瑣碎,但可以直接服務老街坊,也會經常引導組織志願服務活動。

  寒冷冬日裏,這個美好的小家,就如一縷陽光,潤人心田,溫暖社會。

[責任編輯:張麗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