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我的家,我的愛

2019年01月26日 09:04:0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爸比,今天去哪啊?”

  “回臺灣,看你阿嬤、阿伯、姑姑,姊姊,好不好?”

  “太棒啦!”我的女兒小百合張開雙臂,像朵綻放的百合花一樣,露出燦爛的笑容。

  老婆昨天就已收拾好返臺的行李:蘇州的絲巾,雲南的雪耳,山東的阿膠……滿滿的都是給家人的伴手禮,但最寶貴的,還是我們一家四口的相冊,孫子的周歲照,孫女的俏模樣,這是阿嬤心心唸唸的禮物。阿嬤最最期待的,當然就是我們四個大活人啦!

  想著再過幾個小時,就可以領到飛臺灣的機票,就突然想到余光中老先生的詩: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可是今天我想説:鄉情是一張閃亮的機票,家在這頭,也在那頭!

  臺灣是家,昆山也是家;家人在海峽東,也在海峽西。回想2007年,正是這一張小小的飛機票,把我從臺北桃園帶到上海浦東,帶到華東政法大學的菁菁校園,帶我認識了我親愛的她,又製造出兩個小鬼頭,組成現在幸福的四口之家。一晃十年,臺灣仍是故鄉,而祖國更是我深愛的家園!

  小時候,祖國是教科書上那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那時從未想過,我可以做一個幸運的歷史見證者。兒時的聽聞中,知道了祖國的改革開放,踏入社會時,兩岸早已開始密切的交流。正是想要了解祖國的衝動,催我來到上海求學,雙腳踏上祖國的土地時,我才真切的感受到:我和周圍的每一個同學一樣,都是中國人。我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一起吃,一起住,一起歌唱《紅旗飄飄》,一起暢聊青春,憧憬未來。開始時,總會有同學好奇又顧慮的問:你支援國民黨還是民進黨?你們對於回歸怎麼看?很快我們發現,政治的議題並不會造成隔閡,相反的,大家像歡迎久別的兄弟一樣,對我熱情,友好,尊重而包容。那個時候,我好想對臺灣的朋友們説:快來看看吧,看看這裡的發展變化,看看我們的祖國,看看我們的同胞們!

  來到華政的我是幸運的。2008年,我讀研究生的第二年,馬英九先生執政臺灣,兩岸關係大大改善,祖國的家門也更加向我們敞開了。國家放開了臺灣同胞參加司法考試的資格,這對法學院的我是多麼寶貴的機會!我也不辜負祖國的厚愛,成功通過,拿到證書的時刻,我的心離祖國更近了!是祖國給了我融入的機會,給了我落地生根的希望!

  跨過海峽,是跨過心的距離。起初需要一些勇氣,但收穫的是幸福和驕傲,是久違的鄉情!中華神州,不再是課本上熟悉而陌生的名字,她就是我的家,我們共同的家園!

  在上海,我獲得了法學碩士學位,後來又讀取了法學博士學位,也順利踏上了執業律師的路。在上海,我結識了我心愛的妻子,她使我更加了解祖國,熱愛祖國。在昆山,我們組織了幸福的家庭,生養了一雙兒女。他們就是兩岸一家親的最美好的見證。每當有人問女兒:你是哪人?還在上幼兒園的她總會快樂的説:“我是臺灣人,也是山東人,也是昆山人!”來自臺灣的我,和來自山東的妻子,一起幸福的生活在昆山,我們都是中國人啊!中國之大,四海為家,同根同源,還分什麼彼此呢?我是臺灣人,她是山東人,我們都是中國人!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習大大的講話句句説到我們心窩裏。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生活在內地的12年,讓我深深感受到改革開放、民族復興帶給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驕傲、豐盛和喜樂。這些年,越來越多的臺灣人來到內地求學、就業、經商、創業,幾乎每個臺灣人的家族裏都有親人來到內地,安家落戶,將這裡作為第二故鄉。我只是生活在這裡的千千萬萬個臺灣人之一,臺灣不能沒有祖國,就像我們不能沒有家!

  握著手裏的機票,一頭是上海,一頭是臺北,航程只要1小時20分鐘。一個多小時之後,我就可以回到臺灣,將習大大帶來的好消息,講給親人們聽。我心裏澎湃著熱血,心中響起了《龍的傳人》,伴隨著中華巨龍的騰飛,我們將又一次見證歷史了!相信那是很快很快的事,我們將熱淚盈眶的迎接那巨大的喜悅和美好!

  我們每一個跨越海峽的小家,串起了一個團圓的大家。過年了,一家人就要像來臺灣的大熊貓名字一樣:團團,圓圓。讓我們的愛,串起每一位親人,每一個同胞,我的國,我的家,就是我的愛!(作者:周欽逢)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