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最美的期待

2019年01月25日 10:50:3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看著習主席的講話視頻,我突然想起我的一個老朋友,老蘇不是有一個哥哥在臺灣,兩個哥哥在香港嗎?他和他的哥哥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應該最為清楚。想到這,我一個電話打給他,寒喧過後,他慢慢地給我敘説起來。

  老蘇的父母是江陰黃度村人,頭胎生育一個閨女後,接下來的七胎都是兒子,老蘇是最小的,故小名喚八郎。舊時重男輕女,父母為大兒取名孝文,隨後是孝武、孝忠、孝義、孝民、孝心、孝堅。

  1937年11月底,江陰被日本鬼子佔領。這時,大姐已經嫁去外省,老蘇還沒出生,為了躲避鬼子的屠殺,懂事的孝文、孝武、孝忠把父母安置在城裏親戚處,哥仨偷偷跑出江陰,準備去上海謀生。哪想到剛上船,孝文發現十歲的孝義也跟在他們身後,孝義哭著説不想看媽媽傷心,要和大哥們一起去闖一闖,媽媽讓他跟來的。

  孝文想把孝義送回家,可如水的難民涌上船,根本無法向外走,無奈,只能把孝義帶在身邊。哪曾想,輪船剛至上海,孝義就被人群衝散,從此杳無音信。

  當時的上海城裏因有外國使館,日本人不敢涉及,倒也太平。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哥仨在一家紗廠找到了工作,生活暫時安定了下來。

  1940年,老蘇出生,父母給他起名孝堅,因為他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四個兒子一定會回來的。然而直到解放後,四個兒子還沒音訊,十年後老蘇父母過世,還是沒有他們的消息,村裏有人説四兄弟死了,老蘇他們也默認了。

  1961年,21歲的老蘇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插隊落戶到了昆山,這一落便在昆山扎了根。

  1984年的春天,老蘇突然接到江陰六哥孝心的電話,説是香港、臺灣的三位哥哥要來探親,請他隨時準備接待。

  香港、臺灣的三位哥哥,他們是誰啊?孝心告知祥情,原來,四兄弟去了上海,孝義意外失蹤,孝文他們進了紗廠工作,孝忠因長得機靈,被經理看中做了跟班,後來國民黨撤退臺灣時,孝忠就跟著經理去了臺灣。孝文在紗廠因工作勤勞,人又帥,被副經理的閨女相中,國民黨撤退時,經理與副經理鬧矛盾,副經理去了香港辦廠,作為女婿,孝文跟隨他們一起去了。當時孝武想留在上海,但他喜歡上了孝文老婆的表妹,所以也跟著去了香港。

  《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中國大陸經濟開始發展,孝忠想到了要回故鄉江陰看看,他就聯繫了孝文孝武,通過生意上的夥伴,找到了家鄉親人的地址。

  聽到這些,老蘇想,父母一直堅信他們哥幾個能團圓,現在除了孝義哥,蘇家後代終於可以重逢了。

  1985年春節,又傳來喜訊,孝義竟然從北京回到江陰找親人。原來,他在上海和大哥衝散後,被一位地下黨好心收養,從此成了一名小共産黨員,1950年10月,還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立了戰功,回來後就在外交部工作。

  因為十歲時的記憶太淺,孝義始終回想不起來他是江陰哪兒人了。一次發燒中,他在夢裏夢到了村口土墻上“黃度村”三個字,這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家鄉是江陰黃度村。

  來年的清明,老蘇帶著家人回到了江陰黃度村,香港的孝文、孝武,臺灣的孝忠,北京的孝義帶著家人都來到了,八個孩子終於大團聚。

  香港回歸那年,老蘇帶著家人去了香港遊玩了一週;澳門回歸後的第二年,又在香港大哥二哥的帶領下去了澳門遊玩了幾天。

  去年春節,兄姐八人又在江陰團聚。老蘇説,托共産黨的福,讓我們享受到了晚年兄弟團圓的快樂時光。當孝忠邀請八弟去臺灣遊玩時,老蘇笑著説,不,暫時不去,我要等著臺灣回歸的那一天。

  這時,九十五高齡的孝文笑著説,八郎,祖國統一是我們最美的期待,我相信這一天將很快就會來到。

  聽罷老蘇的講述,我思緒萬千,祖國統一是我們共同期待,兄弟情深啊!(作者:朱聞麟)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