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我與臺灣的“三許”情緣——《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有感

2019年01月22日 14:13:4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年來,我欣喜地感受到在鄧小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江澤民對臺“八項主張”、胡錦濤“兩岸和平發展”及習近平“兩岸一家親”理念等一系列對臺方針指引下,兩岸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兩岸交流大潮中,我也收穫了與臺灣島內的“三許”情緣。

  我與“許老爹”結緣于柏林。那是2000年8月,時任臺灣新同盟會會長的許歷農(島內尊稱“許老爹”)率隊參加在德國柏林舉辦的“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當時我作為中國統促會工作人員也有參加,“許老爹”的睿智與和藹留給我深刻的印象。此後,每當“許老爹”到民革參訪總是會親切地説:“我和許家小弟(指我)是從2000年柏林大會一路走來。”多年來,“許老爹”不顧年邁積極為“反獨促統”事業奔走呼籲,而大陸改革開放和兩岸融合發展的成就也讓他由過去的“反共不反中”(一個中國)觀念轉變成了現在的“擁中”又“擁共”,並與民革中央聯手舉辦了多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還將他多年“反獨促統”的心得書稿卷捐獻給了民革中央。記得“許老爹”在參加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後感慨地説:“一個88歲老人,在北京鳥巢奧運場館參加2008年8月8日8時8小時開幕式,當時我的西服都濕透了,但是我堅持了下來,因為我很興奮,我看到中國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所取得的驚人成就,令我十分震撼”。今年是許老爹100生辰,民革中央在北京舉辦“第八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期間為他慶生時,百歲老人許下了願望: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兩岸和平統一!

  另一位是臺灣知名企業家、藝術家、收藏家和文創大師許伯夷先生。我與伯夷兄結緣于2014年9月民革中央舉辦的第一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華燦獎活動,當時他是華燦獎臺灣評委。2014年底我隨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到高雄交流訪問時專程到伯夷博物館參觀,在觀看一些民國時期史料時發現伯夷兄還收藏了大量日軍侵華的史料,我試探性地詢問他有無將這些史料捐贈大陸的意願,他當即表示:如果大陸有需要,我會無償捐贈。後來他果然這樣做了,他還告訴我,日本政府曾派人重金向他索要這批史料,被他斷然拒絕,“把這批文物捐贈出來是讓兩岸同胞,尤其是年輕人共同銘記中國人在二戰中所受到屈辱的歷史,珍愛來之不易的和平。”2015年9月3日,我還有幸陪同伯夷兄在天安門觀禮臺上觀看了“9.3閱兵儀式”。

  第三位是企業家、公益活動家許文龍先生。我與許文龍先生相識于2010年,當時是在一場名為《世界名琴名家名曲音樂會》的巡演活動中,因為我在年輕時學過提琴,所以對這批名琴很感興趣,在後臺有機會拿著中世紀名琴合影時,許文龍先生在一旁説,這次來大陸只帶來26把提琴,有機會你到臺南奇美博物館會看到更多的中世紀名琴,他並説臺灣、大陸同宗同族,文化一脈相承。2011年我赴臺訪問期間,專程到臺南拜會奇美創辦人許文龍並到奇美博物館參觀,得知奇美博物館堅持免費向公眾開放,正是許先生做好企業、回饋社會理念的體現。2008年汶川地震後,奇美集團捐款2000萬人民幣,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後又捐款200萬人民幣,這些都足以説明許文龍經營企業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回饋兩岸的責任。

  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的40年裏,有千千萬萬像“三許”這樣為兩岸交流默默奉獻的人們,兩岸同胞在融合發展中逐漸心靈契合,一定能擁有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始終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秉承“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在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中攜起手共進,也期待“許老爹”有生之年希望看到的兩岸統一那一天,早日到來! (作者:許國躍,民革中央聯絡部副巡視員、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辦公室主任)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