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月餅情懷

2019年01月22日 08:51:0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每年的中秋之夜,我都要端上一盤家鄉的月餅,放在香案上,供在妻子的遺像前。在香燭搖曳的火光中,我望著月餅,回憶著苦澀的往事……

  1949年的中秋之夜,月華如水。我和新婚的妻子正在自家的庭院裏相擁而酌,葡萄架下的石桌上擺放著一盤月餅,還有一壺自釀的米酒,我和妻子一邊細細品酒,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一邊互訴衷腸,正當妻子將一個月餅掰成兩半,將一半塞到我嘴中時,突然,村裏的狗叫了,一陣急沓的腳步聲傳來,我還未從濃情蜜意中清醒過來,幾支槍頂上我的胸膛,闖進來的是一群國民黨的兵,他們要抓我去當兵,我不願意,他們就綁上我,把我押著推著往外走,我聽見妻子嚎啕大哭的聲音,我回過頭勸著妻子:"海花,等著我,我會回來的!"

  就這樣,我被國民黨兵押著上了船,飄洋過海到了臺灣。

  在臺灣強迫當兵的那些日子裏,我無時不刻思念著家鄉的妻子,特別是每年的中秋之夜,我都要來到海邊,遙望著海峽對岸,把月餅掰成兩半,迭一個紙船,將一半月餅放在紙船上,放進大海裏,讓它漂洋過海,把我的思念之情帶給海峽對岸的親人;一半和著淚咽下,回味我和妻相親相愛的情景。

  1955年,金門戰爭吃緊,臺灣當局號召士兵支援金門前線,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因為我的家鄉就在金門對岸,那裏離我的親人近,我想到了金門後,我要想法私渡回到家鄉。

  到了金門後,我才發現我想偷渡的想法不切實際,國民黨的軍隊封鎖海岸十分嚴密,根本不可能偷渡,我只能每天隔海遙望著家鄉,感受著海浪帶來的家鄉的氣息。

  1958年的中秋那天,部隊給我發了兩個月餅,夜裏,我揣著月餅來到海邊,我還是迭著紙船,準備將一個月餅放進去,讓它漂過海去。這時,我發現從對岸滾滾而來的海浪中,好像挾裹著一包什麼東西,我趕緊跳下海,將那包東西撈了上來。這是一個用油紙包的東西,打開一看,宣傳單裏包著兩個月餅,那正是家鄉的月餅,捧著月餅,我熱淚盈眶,這説不定就是妻子親自做的啊!我把長官的訓誡丟在了一邊,我把月餅揣在了懷裏,我要拿回去慢慢咀嚼,細細地品味,揣著家鄉的月餅,我在心裏暗暗發誓,我一定要想法回到家鄉!

  正是懷揣著這樣一個心願,六十年代,我從國民黨的軍隊一退役,就報名參加了臺灣海外拓展團,到南美去開發農場,我想迂迴回到大陸。經過十幾年的輾轉奔波,八十年代中期,我終於回到了大陸,回到了家鄉,可我的妻子卻因思念太切,已鬱鬱而去了,聽家鄉的老人説:妻子臨終時,手裏還握著當年那半塊月餅,喃喃地喊著我的名字……

  那半塊月餅是隨著妻子一起下葬的!我的心從此有了永久的月餅情懷。(作者:高延萍)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