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生生不息

2019年01月22日 07:06:3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鄉愁真是那灣淺淺的海峽嗎?叔公(父親的叔叔),我又夢見您了,您從臺南出發,跨過那灣淺淺的海峽,正踏在歸鄉的土地上……

  叔公長我父親八歲,是黃埔軍校畢業的一名國民黨軍官。1938年,叔公跟隨薛岳將軍投入保家衛國的抗日戰爭中。那年七月,日軍開始進攻武漢週邊廣大地區。中國軍隊發起總攻,激戰三晝夜,多次擊敗日軍反撲。隨後薛岳將軍組織全線攻擊,各部組成敢死隊,光著上身,趁夜衝入敵營,全殲日軍第106師團。史稱“萬家嶺大捷”。

  叔公從此杳無音訊,家人都以為他已英勇殉國。直到1988年10月,叔公跨過那灣淺淺的海峽,回到闊別半個世紀的故鄉——湖南省湘潭市掃墓祭祖。他與我父親抱頭痛哭,父親觸摸叔公後腦勺上日軍留下的彈坑泣不成聲。到返程的那一天,老人家趴在車窗上老淚縱橫,他瞅著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故鄉,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語:“快了,快了,兩岸和平的日子不遠了!”

  1999年, “台灣網”開通了。臺灣的時政資訊又快又全,我如獲至寶地把網址分別告訴了父親和叔公。這下可熱鬧了,父親每天都要查看臺灣的時政新聞;而臺南的表弟也發來E—mail,叔公每天都要求他們瀏覽臺灣網報告大陸的變化;我呢,則成了一名“仲介”,常向兩邊的老人解釋一些諸如“泛藍軍、泛綠軍”、“人大兩會”這樣的“新名詞”。“台灣網”成了我們跨越那灣海峽的一座親情橋梁。

  2000年的一天,叔公突然來電告訴我,他摔壞了腿已不能行走,身體每況愈下,恐去日不多了。他最傷心的事是兩岸仍未實現統一,他盼望葉落歸根,再看一眼壯美的故鄉山河。“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他斷斷續續地哼念這首歌謠,驀地,我聽見了叔公的心跳,在淺淺的海峽那端無力地吶喊!沒過多久,我們收到了從臺南發來的仆告,叔公仙逝,享年八十歲。老人家終究沒等到心願實現的那一天。

  2017年初春,叔公的兒子——我的叔叔來福州工作。我立即趕到福州與叔叔見面。黝黑的臉龐,結實的身軀,憨厚的笑容,幹練的手勢,包括走路的姿態,叔叔與叔公神似。叔叔急著打聽我耄耋父親的身體狀況,這時,千里之外的老父親的電話插了進來,他向叔叔背誦他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思念臺灣》一文:

  臺灣糖,甜津津,

  甜在嘴裏痛在心

  甲午一戰我軍敗

  從此臺灣歸日本……

  電話那端老父親泣不成聲,叔叔已淚流滿面。

  親人們的問候陸續進來,叔叔被一團團濃得化不開的親情籠罩,就像窗外濃密的綠榕,在春寒料峭中綻放著溫暖和愛。

  西禪寺的古榕猶如一把綠色的巨傘,連體生長的氣根千絲萬縷,遠看似長髯隨風輕飄,又像垂柳婀娜多姿。他們爭先恐後地親吻著大地,在地裏紮根茁壯成長,繁衍成林生生不息。

  我們叔侄在榕陰下並肩合影,那已根植于堅實土地的長髯是我爺爺的,是我叔公的,是我父親和叔叔的!那即將紮根的是我的!

  ——啊,這割不斷的血脈!這生生不息的親情!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