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我對臺灣的第一印象——賓至如歸

2019年01月21日 13:43:3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對一個陌生地方的印象,往往是從到達這個地方後與當地人打交道過程中産生的感受開始的。去年有幸隨團去臺灣旅遊,我對臺灣的第一印象——賓至如歸,就是從與當地人打交道中獲取的。

  2018年9月23日,我到臺北市的第二天,不慎把眼鏡架壓斷了,一時不知所措,同行的一位遊客説,這邊的服務態度很好的,你去換一副就行了。我其實還是有一些顧慮的:一怕當地人欺生,服務態度不好,二怕語言不通不便交流。

  我硬著頭皮找到了住處附近的一家眼鏡部,這裡眼鏡架品類繁多,顧客並不算多。一位二十四、五歲的女員工,見我走進店裏,馬上迎上去,微笑著問我:先生,我可以為您提供什麼幫助嗎?我告知來意後,她給我拿了七八副眼鏡架由我挑選,並微笑著説:先生,您挑選好眼鏡架後,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內將您的鏡片安裝完,十幾分鐘後您即可戴上眼鏡。

  在我等待之時,有一位配戴隱形眼鏡的婦女進店向女店員提出要更換隱形眼鏡片。那位婦女描述了種種不適感之後,女店員當即指出,她戴隱形眼鏡的方法不對。還説那天以為顧客已有戴隱形眼鏡的經驗,沒有講清楚,是自己的失誤。隨後女店員耐心講明白戴眼鏡的方法,重新給那位婦女戴上隱形眼鏡,那位婦女説不適感果然消失了,最後滿意地走了。

  這時,我的鏡片裝好了。我欲以美元付款,但在臺灣現金付款只能用台幣。女店員説:“請您出門向左走30米,有一家銀行,去那裏可以換錢。眼鏡您可以戴著,回來後再結算。”我當時有些詫異——我還沒付錢,就讓我走,不怕我跑了!

  在銀行接待我的也是一位年輕女士,她一臉笑容地説:歡迎您來敝行,使我們有機會為您服務,不過,兌換貨幣得憑證件。先生,您身邊有什麼證件嗎?我向她出示了“旅行證”。她仔細檢查了一下,點頭説行。於是這位女士隨手在身旁的影印機上複印了一份,隨後把“旅行證”還我。她用電腦計算了一下我兌換的美元合多少台幣,在表格上填寫了一個數字,讓我到出納那兒兌換,前後不到10分鐘我便兌換成功。

  我再回到那個眼鏡部時,先前那位女店員又微笑著接待了我,我如數付了鏡架費後,滿意地走了。

  旅遊團在臺北參觀遊覽後,又先後去臺中、臺東地區的溪頭、日月潭、花蓮等地遊玩。公司為我們包了一輛遊覽觀光車,並聘請了一位臺灣導遊,導遊也是位年輕的女士,一路為我們辛苦講解,她對途中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如數家珍,同時對我們很體貼,告訴我們旅遊期間注意事項,生活小常識,使我們樂而忘疲,遊興倍增。吃午飯時,她和司機一塊兒用餐。我們請她、司機和我們一起用餐,她連連擺手説不行:用戶已經付了租車費,公司已經付了工資,絕不能再“吃請”。旅遊團中的一位遊客見她這樣隨和、敬業,欲送她一個小禮物表達敬意,也被這位導遊婉言謝絕了。

  工作效率高、服務品質高、敬業熱情高,這是我來臺灣對三位當地女士的總體印象,從而也對寶島臺灣有了一種深深的親切感,更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作者:楊柳明)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