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全媒體記者重慶行  >   要聞

【在行動】萬盛:“體旅融合”助力城市綠色發展

2018年09月03日 18:48:07  來源:華龍網
字號:    

  華龍網7月11日10時10分訊(見習記者 劉岱松)近年來,重慶市萬盛經開區圍繞建設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示范區這個定位,讓產業從地下走到地上,在打造工業強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緊抓全域旅遊、全民健身,讓城市發展增走上了一條“體旅融合”的快車道,昔日的“抗戰煤都”正逐漸轉變為綠色旅遊城市。

  留住綠水青山 體旅融合振興貧困鄉村

  第一次走進涼風村的遊客,都會讚嘆這里如畫般的風景和悠閒舒適的生活環境:群山環抱的村落中魚塘處處,穿過村莊的小溪上白鷺低飛,在綠樹成蔭的健身步道上漫步,不時能看到跑步鍛煉的村民。幾座山巒、兩條小溪,塑造起了涼風村的自然神韻。

  但誰能想到,如今富庶、祥和的涼風村,曾經也是國家級貧困村。涼風村位于重慶萬盛經開區關壩鎮東部,幅員面積10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一度成為一座“因煤而興、依煤而盛、煤枯而衰”的鄉村。曾經的涼風村靠煤炭開採有過好日子,但隨著煤炭資源逐漸枯竭,各種環境問題也逐漸顯現:優美的自然環境被臟亂差的村容替代,村中的勞動力也漸漸流失,曾經熱鬧的村落,也繁榮不再。失去經濟支柱的涼風村,正在“坐吃山空”。

  涼風村秀麗的山水風光。見習記者 劉岱松 攝

  痛定思痛的涼風村,選擇了挽救曾經的綠水青山。2015年,涼風村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科學定制“一河三區四夢”扶貧發展規劃,立足實際精準施策,放眼發展綜合治理,打造產業改善民生,走出了一條“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全域旅遊全民健身為實踐、創業就業為特色”的轉型發展、富民興村之路。

  涼風村關停了當地兩家私營煤礦,以獨特的山水田園優勢,進入萬盛經開區“三湖一崗一村”鄉村旅遊布局。同時,區里也投入4000多萬資金,按景區標準打造涼風村。2017年3月,涼風村“生態涼風、夢鄉魚村”鄉村旅遊度假基地正式開園亮相,遊客達兩三萬人。

  如今,涼風村擁有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步道等運動設施,還開展垂釣比賽吸引遊客,年輕人們也多了起來,在村里辦起了民宿、農家樂。靠著“體育+旅遊”發展思路,涼風村吹來了“春風”,而涼風村轉型升級的故事,也正是萬盛全區走體旅融合發展道路的縮影。

  健身步道聯動全區 全民共享發展成果

  在萬盛各大景區漫步時,不難看到一條靚麗的紅色健身步道。目前,萬盛這種可供遊客散步、鍛煉的全民健身步道總里程已達到600余公里,而這也正是萬盛助推體育旅遊融合發展、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

  作為萬盛發展全域旅遊與全民健身的重要配套設施,千里健身步道按照功能定位劃分為騎遊健身步道、登山健身步道、田園阡陌步道三大類。健身步道將全區的景區景點、健身基地、健身公園、重要場鎮、特色鄉村作為終點,通過步道成網狀連接,將萬盛打造成為一個健身步道公園。奧陶紀的奇景、黑山谷的秀麗、生態鄉村的山水,萬盛全區大大小小的景點,都是健身步道上的靚麗風景線。

  林蔭中的全民健身步道。見習記者 劉岱松 攝

  健身步道的修建與體育基礎設施配套的完善,使萬盛的各大旅遊景點聯動起來,更促進了萬盛體育與旅遊深度融合,讓旅遊成為萬盛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據萬盛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肖猛介紹,2017年,萬盛經開區旅遊總收入91.2億元,旅遊業佔GDP比重20.2%,旅遊稅收佔地方財政稅收比重20.2%,萬盛旅遊綜合服務滿意度更以92.7分排名全市第一。種種數據表明,萬盛走出了環保、可持續的轉型發展之路。

  萬盛在“體旅融合”的道路上大步向前的同時,也出臺多項政策,保證全民共享發展成果。肖猛向記者表示,為助推全域旅遊發展,萬盛從2016年起在全域推行“一元公交”,在萬盛全區域內乘坐公交車,票價一律只需1元。同時,在全區推廣不限次數免門票進入景區的“健身卡”、體育場館、學校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目前,萬盛全區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為58.9%,國民體質合格率為94.3%,萬盛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運動之城”。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