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我和軍隊的不解之緣  >   評論

南海不該是日本軍艦表演的地方

2018年07月31日 15:35:03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據路透社4日報道,日本將在9月派它的大型“直升機航母”到南海和印度洋巡航,為期兩個月。如果成行,這將是日本準航母連續幾年赴南海巡航。路透社援引日本官員的話稱,該行動象徵著日本為了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戰略所做出的努力。

  對中國人來説,這無疑是個蠻刺眼的消息,和中日關係正趨於改善的整體氛圍很不協調。它對應了坊間流傳的對日本外交表現的一種評價,那就是東京的語言和行動經常發出相互矛盾的信號,有時候我們難以搞清它是故意這樣做,還是不了解言行不一可能對中日關係的改善進程造成損害。

  對日本向南海派“準航母”的真實意圖,存在各種分析和猜測。一種較主流的看法認為,這是東京向華盛頓展示忠誠的象徵性舉動。美國希望保持南海這個地區的熱度,並帶頭在南海用“自由航行”向中國示威,它很需要盟國前來壯聲勢,避免自己落單。

  我們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有多個美國盟友表示要派軍艦來南海執行“自由航行”,它們包括法國、英國等。但它們大多還只是把這件事挂在嘴上,或者只是軍艦“路過”了南海,這件事成了微妙的遊戲。澳大利亞也表示要來“自由航行”,但到底來沒來,什麼時候來的,也像是筆糊塗賬。

  日本準航母“出雲”號上次來南海是被媒體“追蹤”了的,這次“加賀”號還沒來,消息就透出來了,東京算得上是配合美國“自由航行”相對最高調的了。

  東京是僅僅想向華盛頓交差,還是它想通過這樣做主動對北京進行牽制,製造一張同中國博弈的籌碼呢?或者這還是它讓本國軍力走得更遠計劃的一部分?也許日本的確想一石多鳥,它想在南海給自己新建一個外交支點,增加自己在這一地區安全上的存在感。

  總之,日本大概想得挺多的,它打這個擦邊球也挺固執的。對於它這樣做的後果,姑且可以做出以下分析。

  第一,日本準航母巡航南海,對中國構不成實際威脅,尤其影響不了中國南海的島礁建設。事實上,日本軍艦巡航的衝擊力要比美國軍艦這樣做的衝擊力低。日本軍艦若闖中國島礁12海裏,對它的風險將會很大,相信日方了解它沒有能力承擔那些風險,因此大概不會那樣做,而會選擇爭議較小的穿越方式。

  第二,無論日本軍艦打著什麼樣的旗號去,都會被看成是對中國的政治和外交挑釁。製造可控的這種印象,應該就是東京的目的之一,否則它的軍艦就白來了。中國人對此反感,它也很清楚。但這就是日本處理對華關係的一種方式。

  第三,日本的這種挑釁肯定會負面影響中日關係,中國對其開展某種形式的報復,這樣的可能性由它一手製造出來。東京清楚中國有能力這樣做,手段並不少,如果中日開展海上“一報還一報”的博弈,它大概得不到什麼便宜。

  南海不應是日本尋找存在感的地方,它是這裡典型的域外國家,南海通道對日本商船一直保持了完全的開放,它在這裡應該是以德報德的姿態。它對美國南海行動的配合必須克制,充分考慮中國的感受,這裡也不是它與中國開展博弈的合適地點。

  中日正處在改善關係大的爬坡期,希望東京分清兩國關係的主次,並在中美之間展現應有的戰略智慧,不搞既不利地區和平、也有損自身利益的選邊站。中日是永遠的鄰居,恪守建設性的鄰里之道對日本來説有益無害。(環球時報社評)

[責任編輯: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