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光明日報:“洗洗澡”不是“泡溫泉”

時間:2013-06-21 15:53   來源:光明日報

  中央決定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並強調教育活動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洗洗澡、正衣冠幾乎是每個人每日都要做的。一個人如果天長日久不洗澡、不正衣冠,不僅看上去邋邋遢遢,而且可能危及身心健康。實踐證明,保持黨員幹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是一勞永逸的,這就像一面鏡子,需要時常撣拂,才能不斷除去灰塵。有的黨員幹部就是沒有及時除去心中的私心雜念、泥垢污漬,最終導致“疾入腠理”。所以,經常洗洗澡、治治病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實際上,洗澡的過程就是“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過程”。

  有毛病卻不理,病會更加嚴重。一個人是這樣,一個組織同樣如此,任何一個政黨要生存和發展,都必須不斷解決發展過程中産生的矛盾和問題。因此,共産黨人在不斷探索中找到了一個有效的方式——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形象地説就是“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這樣的洗澡、治病,已經有了多次成功的實踐,如延安整風、“兩個務必”學習教育、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等,都具有里程碑意義。而近年來開展的“三講”“黨員先進性”“科學發展觀”教育實踐活動,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可以説,一次教育實踐活動,就是一次理論的創新,一次思想的解放,一次作風的改進,一次制度的完善,或者説是一次“病情”的診治,一次肌體的康健。

  當然,再好的方法也要在傳承中不斷地創新和發展。傳統的經驗當然要繼承和發揚,但具體的方式,則應順應時代的特點、教育的目的不斷發展變化。對特定時期、特定任務、特定條件下,黨記憶體在的特殊性問題,要做具體分析和判斷,據此確定“洗什麼、怎麼洗、怎樣才能洗乾淨”,特別要防止把“洗澡治病”當成“泡溫泉”。有些群眾反映,這些年有些幹部“學油了”“搞精了”“學乖了”,有的幹部認為“學習教育常常搞,搞來搞去老一套,就是洗把溫水澡”,以“老運動員”的心態迎接新的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甚至認為“見得多了,什麼樣的澡都能洗”。

  由此,端正對教育實踐活動的認識就顯得極其必要。同時,必須打“有把握之仗”,要弄清“泥垢所在”,有針對性地提出洗治的具體方案。“泡得懶洋洋,揉得舒坦坦”,泥垢依舊,不及痛癢,定然不是人民群眾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期盼,也不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