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無“禁區” 權力制約是治本之策

時間:2013-01-24 15:00   來源:人民日報

  隨著改革走向深入,反腐也正進入攻堅階段。黨的十八大後,從省部級貪官的落馬,到網路反腐的接力,反腐既有新動作,也有新成效,引發了人們的新期待

  易發多發的腐敗勢頭怎樣遏制?拒腐防變的制度體系如何構建?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何以形成?在此背景下,中紀委第二次全會尤其令人關注。不僅在於它將部署全年的反腐任務,更在於它所傳遞的反腐新資訊。

  細心的人會發現,每年年初的中紀委全會有著不同的關鍵詞。比如2010年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設、2011年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2012年的保持黨的純潔性,等等。此次全會的關鍵詞是什麼?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意味深長:“我今天講的這些話,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如何看腐敗、怎樣反腐敗,最能體現一個政黨的力量。沿著“從嚴治黨”的政治邏輯,保持“生死存亡”的憂患,明確“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這應該是我們黨反腐倡廉的主軸。

  反腐敗,重點和難點都在取信於民

  僅從話題密集程度,就可以看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反腐決心。作為新任總書記,習近平上任三天兩提反腐,“打鐵還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後蟲生”等警示,更是振聾發聵;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履新之後第一時間問計反腐專家,並清醒地指出,反腐敗不僅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更希望的是潤物細無聲”。

  正是循著這些思路, 十八大後反腐敗工作呈現出兩種辯證法。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