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三週年:香江關愛 依舊熾熱

時間:2011-05-10 16:39   來源:人民日報

  堅守

  1000多個日夜的忙碌,只為傷員臉上綻出笑容

  5月7日,週六,香港紅十字會德陽康復及假肢中心。下午6時半,終於把幾十名病人看完,潘德鄰坐到診室一角,展臂撫琴,一曲古琴曲在安靜的醫院舒緩地響起。“8日還有5台手術,其中有兩台難度較大的筋膜綜合徵手術。9日上午再看半天門診,下午回香港。”

  潘醫生是震後第一批趕到災區救援的香港人。在與死神賽跑的日子裏,他爭分奪秒地忙碌了四天。這四天,也讓他意識到,這場大災難會導致災區出現大批殘疾人。

  2008年7月,他協助建立了德陽康復中心。從此,每兩週一次,每次三天,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近3年,未有間斷。

  從2008年7月開業至今,德陽康復中心已經服務了1400個病例,做了315台手術,堅守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

  潘醫生們的堅守,換來了傷員康復後臉上綻放的笑容。7日復診的病人中,有一位來自綿竹的傷員張平花。因為地震造成的腰椎骨折非常嚴重,去年來求醫時,她身體幾乎弓成90度角,下半身隨時有癱瘓的危險。經過潘醫生的手術和近一年的恢復,她已經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走路、做家務了。

  3年來,在災後重建的各個領域,都有來自社會各界的港人忙碌的身影。

  細緻

  每一套房經過3次驗收,每一毛錢用處都有交待

  彎腰擰開龍頭,清澈的水流嘩嘩淌進洗手盆。麥齊光點點頭,身後,這所香港援建學校的施工人員松了一口氣——過關了。

  61歲的港人麥齊光,是香港特區發展局四川重建組組長。他認為,竣工僅僅是一個建築生命的開始,功能的運用才是最重要的。

  東汽小學是麥齊光負責驗收的項目。細緻的驗收過程,讓校長李劍對建築品質十分放心,“他們把燈罩取下來,看裏邊的燈泡是否合格。”

  香港紅十字會援建了大約11000套民房。打地基、起主體、竣工,每一套房子都要經過3次驗收。一旦懷疑建築有問題,紅十字會會要求工程師進行破壞性檢查——敲開混凝土,看裏邊鋼筋的品質。

  專業的不僅僅是施工,還有項目資金的管理。麥齊光拿出隨身攜帶的一份《災後重建工作進展報告》,密密麻麻的數字、圖表,分門別類地清晰列明瞭每一個項目的投資數目、進展情況。“報告每半年更新一次,在網上公示,每一毛錢的用處都有交待。”

  無數的港人,正在重建四川這條路上努力前行,用他們特有的細緻,拓出一條寬闊的大道。

  傳遞

  面對面手把手的傳授,培養當地災後重建人才

  一位復診的傷員高興地穿上新假肢,在假肢矯形師們面前走了幾步。“可以嗎?”來自香港的師傅曾榮漢問身邊的本地矯形師張偉。

  “沒問題吧。”張偉覺得傷員姿勢有些不對,但認為應該是個人習慣問題。

  “再仔細看看。”幫傷員脫下假肢,張偉埋頭研究一番,原來是傷員的鞋底太硬。換上假肢中心提供的特用鞋墊後,傷員的走路姿勢徹底沒問題了。

  曾先生的豐富經驗對張偉幫助很大,2年前,張偉來到德陽康復中心做一名普通工作人員,現在已經成長為假肢矯形部副主管。

  除了假肢矯形部門,德陽康復中心醫療、社會康復等部門的副主管也已經由成長起來的本地醫生擔任。“從今年7月份開始實行雙主管制,本地人擔任操作主管,負責日常運作,香港主管主要負責培訓。”香港紅十字會內地康復項目總監陳紹勤説。

  香港援助項目的進展,還悄然之間帶來了管理體制上的一些變化。

  陳紹勤説,德陽康復中心提供的一站式6項服務,是整合了原來分屬不同部門的功能。這種模式,為將來的殘疾人服務體系創新提供了一種選擇。(記者 尹世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