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績,區位優勢和後發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為各類人才追夢築夢圓夢提供了廣闊天地。
當前,貴州正為實現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人才,已然成為貴州的發展之基、轉型之要、跨越之本。
為深入貫徹落實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貴州省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貴州將於2017年3月25日至26日舉辦第五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
這個陽春三月,貴州“納賢”的大幕將再次拉開!
“貴才”聚力謀發展
最近六年,貴州經濟增速連續位居全國前三,讓人刮目。跨越發展,後發趕超,離不開各類人才隊伍貢獻的智慧和力量。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論述,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和人才優先發展理念,始終把人才工作放在戰略高度來抓。
先來看這樣一組數據——
2013年,貴州舉辦首屆“人博會”:吸引638家國有企業、中央在黔機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參與,提供了10000個以上人才需求崗位和招聘崗位,6500余名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及高校學生進場交流洽談。博覽會前即明確向大會投放簡歷的博士達581人,確認到會的近200人;並與141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對接,其中74人與用人單位、園區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2014年,第二屆“人博會”:吸引800余家國有企事業單位、中央在黔機構、非公經濟組織等參加大會各項活動,提供了1.5萬餘個崗位。現場接待各類人才3.5萬餘人次;現場簽約2597人次,其中博士405人次,碩士1332人次;到會海外高層次人才131人,國內博士400余人;簽約項目20個。《我們的十二五》畫冊
2015年,第三屆“人博會”:吸引2046家單位參與引才納賢,32萬人次通過人博會網上招聘大廳訪問求職,16萬人次通過微信招聘平臺訪問求職;活動現場接待人才3.5萬人次,其中博士1200余人次,碩士3000余人次;組織人才評審4365人,3417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通過評審簽約引進落地;現場簽約人才引進合作項目206個。
2016年,第四屆“人博會”:1747家用人單位攜1.7萬餘名人才需求參會引才,線上線下求職訪問人才達71.6萬人次,現場接待求職5.6萬人次,現場引聘達成意向1.28萬餘人,其中博士414人,碩士3750人。引進落地海內外高層次和緊缺急需人才5582人,其中博士373人,碩士3079人。
連續舉辦4屆人才博覽會,貴州面向海內外引聘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7000余人,包括博士2500余名。“人博會”各項數據的逐年遞增,展現出“貴才”的供需兩旺,呈現了井噴式增長。
“貴漂”成為新潮流
如果説數據帶來的是最為直觀的感受,那麼,不斷完善的引才方式則最能表現出貴州對於人才重視的態度。
首屆“人博會”就建立起引才“綠色通道”,對審核認定的人現場頒發《貴州省引進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並辦理錄(聘)用手續,按規定享受我省引進高層次人才在項目扶持、科研資助、財稅支援、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對有創業項目和合作項目的省外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在項目實施後,給予5千元人民幣的差旅費資助。經評審符合條件的,給予20萬元的啟動經費資助和5萬元的安家補助,並承諾在我省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評定中予以重點傾斜。同時,對有意向來貴州挂職的博士,經與擬引進人才的有關單位溝通,並由有關單位組織考察,可到其相應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挂職。
次年,根據第一屆人才博覽會突出人才政策支撐效應的成功經驗,第二屆人博會組委會辦公室編印了《貴州省人才政策彙編》和《貴州省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指南》口袋書,將近幾年來我省人才工作相關政策文件彙編成冊,分別發送參會的各地各部門和各類高層次人才,讓各類高層次人才全面了解貴州人才優惠政策和措施。
在第三屆人博會的開幕式上,首批30名“百千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代表和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獲得了證書和綠卡。系列活動還宣傳了貴州引才重才優惠政策,表達了貴州不拘一格降人才、海納百川聚人才的寬廣胸懷,向海內外展示了貴州著力構建“中國人才創業首選地”的巨大決心和積極努力。
除了開展高層次人才貴州行活動,第四屆人博會簡化引才程式,加快人才引進落地,著力搭建人才引進快速通道,現場設置35個評審室和1個網路遠端視頻面試評審室,為用人單位引才提供現場服務,節約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通過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推動各項政策有力實施、落地見效,人才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人才效用不斷凸顯,全省人才貢獻率由2010年的14%上升到20%。目前,全省人才資源總量達到390萬人,五年凈增209萬人,人才流入持續大於流出。大數據顯示,貴州已成為全國排名前列的大學畢業生“凈流入地”,“貴漂”成為新潮流。
後發趕超奔“黔”程
貴州堅持“舉什麼樣的旗、走什麼樣的路,就開發用活什麼樣的人才”。省委兩次召開全會研究人才工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定全省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意見,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為用人單位放權,為人才鬆綁,有力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全省迎來了人才發展前所未有的好機遇。
這幾年來,貴州引才的成果有目共睹:
積極推進“百千萬人才引進”“黔歸人才”等引才計劃,通過連續舉辦4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赴省外知名高校開展人才專項引聘活動、“數博會”等引才平臺招才引智。“十二五”期間,全職引進高層次人才3300人,其中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8人;引進並評選省級“百人領軍人才”34人,“千人創新創業人才”57人;引進博士2500人,佔現有博士總數的60%。
圍繞大扶貧,貴州計劃從2015年起至2020年,在全省範圍內實施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從農業事業機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國有企事業單位和農業産業化企業,每年組織和選派上萬名農業專家,通過按需選派、團隊服務、科技引領、精準幫扶,做大做強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推動農民增收致富、農業提質增效、農村加快發展。
《我們的十二五》畫冊
圍繞大數據,貴州省多形式多渠道引進大數據人才,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培育“智慧樹”,挖掘“鑽石礦”。2016年3月,“雲上貴州 大數據招商引智再出發”活動在北京舉辦,引進國內大數據領域知名專家5名、核心業態領軍人才20名、創新創業人才100名、專業技術人才860名、實用技術人才3000名。2016年,貴州省出臺《關於開展大數據人才引進聚集工作的實施方案》。2017年2月4日,“擁抱大數據時代——2017全國百名博士貴州行”在貴陽啟動,吸引了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的大數據專家、學者、博士及碩士近200人參加。如今,貴州已吸引12萬名科技創新人才集聚貴州從事大數據産業。
如何打造金融升級版,貴州同樣不遺餘力。金融人才培養週期長,奮力爬高的貴州等不起;市場化引進高層次金融人才,又存在難度大、成本高的矛盾。因此,面向全國集中引進挂職金融人才,成為貴州省人才發展戰略重要的創新舉措。2016年1月11日,來自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和各金融機構的104名金融精英人才正式奔赴全省各市(州)、縣(市、區)和國家級重點開放平臺、省級投融資平臺等相關單位,開啟為期兩年的挂職工作。這是迄今為止,貴州省乃至全國層次最高、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集中引進金融人才行動。
目前,全省有“兩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2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8人,國家“萬人計劃”專家17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7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158人,遴選培養省內核心專家66人、省管專家749人。
從“五湖四海廣聚人才,攜手貴州後發趕超”到“建設人才創業首選地,推動改革發展新跨越”,從“廣聚天下英才,共建創業貴州”到“廣聚天下有志英才,共推貴州同步小康”,人博會每一屆的主題在變,不變的,是貴州對人才的渴望,對人才的重視,對人才的珍惜。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