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6  >   聚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   最新報道

2016年中國經濟發展十大亮點(經濟形勢理性看)

2016年12月14日 09:49:2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作者:胡鞍鋼    

  2016年,世界經濟復蘇依然緩慢且不均衡,國際貿易和投資疲弱,增長動力不足,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劇、歐元區政治經濟困局等影響,全球生産率降低、創新受阻,世界經濟仍處於“低增長陷阱”。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可謂“風景這邊獨好”。2016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積極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實現了“十三五”時期良好開局,經濟發展呈現諸多亮點。

  1經濟增長亮點:提前實現GDP翻兩番目標

  2016年,我國經濟運作平穩,預計全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速在6.7%左右,與年初預期目標一致。這一速度符合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基本特徵,為我國由上中等收入階段向高收入階段邁進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提高經濟增長品質、促進經濟結構優化、推進節能減排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和條件。從國際比較看,我國在世界上仍屬於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6.7%左右的經濟增速大大高於1.5%左右的美國經濟增速、0.6%左右的日本經濟增速、1.5%左右的歐元區經濟增速。需要説明的是,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在這個基數上每增長1個百分點,GDP增量就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於2010年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的增量。換句話説,現在實現6.5%的增長率所帶來的GDP增量,相當於2010年10%以上的增長率所帶來的GDP增量。從這個角度看,不能不説2016年中國在低迷的世界經濟中創造了耀眼的經濟增長亮點。

  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約為2000年的4.22倍,提前4年實現了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國內生産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這是今年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預計2017年我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也將達到2000年的4倍以上,提前3年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這為完成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相當於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了兩道保險。

  2結構升級亮點:向後工業化時代過渡

  2016年,我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成為明顯亮點。“十二五”時期,我國服務業有了長足發展,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50.5%,首次過半。2016年前三季度,這一比重又上升到52.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從2015年的54.1%提高到58.5%,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之最。我國經濟正在經歷從以工業為主導的時代向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時代即後工業化時代的重大轉變。我國即將擁有高品質、多元化、精細化的生活性服務業,金融密集、知識密集、科技密集、人力資本密集的生産性服務業,這是走向比較發達經濟體的重要結構特徵之一。與此同時,我國工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升級,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明顯快於一般工業。2016年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0%以上。我國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出口額、出口增加值均已超過美國,居世界首位,表明我國正在向高技術製造第一大國快速升級。2016年的結構升級亮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取得的重大成果,表明我國新舊增長動能正在加速轉換。

  3消費亮點:國內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2010年之後,我國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持續上升,2015年提高到52.4%。2016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到55%左右,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從2015年的66.4%快速提高到71%。2016年,我國消費品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最終消費支出佔世界消費總量的比重超過8%,與美國的差距明顯縮小。國內消費市場增速在世界位居前列,2016年前三季度全社會商品零售額同比名義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9.8%,高於經濟增長率3個百分點以上。可以説,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的“壓艙石”,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應更為顯著,也標誌著經濟增長對改善民生福祉的作用大大增強。我國經濟增長模式已從依靠投資驅動為主轉向依靠消費驅動為主。

  4新經濟亮點:世界最大數字紅利

  2016年,我國新經濟、新業態迅速發展。無論從網民規模還是從手機網民規模來看,我國都已成為世界數字用戶第一大國,由此創造了巨大的數字紅利。一是經濟增長紅利。數字經濟連接企業,顯著提高生産效率、拉動最終消費、擴大貿易範圍。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25.1%,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出14.7個百分點,極大促進了國內市場消費。僅僅一個“雙11”,全網交易額就高達1800億元。全球235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通過中國電商平臺購物,中國電商輻射全球,正在實現全球買、全國賣。二是就業紅利。數字經濟連接民眾,有力促進了創業和個體經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三是服務紅利。數字經濟連接政府,電子政務迅速普及,促使政府更優質、更便捷、更低成本地提供公共資訊和公共服務。

  5創新亮點:世界最大發明專利授權國

  2016年,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制定《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重點領域的技術發展方向,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和國家大數據戰略,部署“科技創新2030”15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依靠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持續提升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推動産業邁向中高端水準。超級計算、量子通信等一批科技領域創新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經濟增長新動力不斷強化。智慧財産權産出指標爆髮式增長,2015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躍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前7個月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49.5%,預計全年將突破50萬件,成為世界發明專利授權量在單一年度內超過50萬件的首個國家。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商標註冊申請量264.9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5.2%。到9月底,我國平均每7.1個市場主體擁有一個有效商標。智慧財産權産出指標爆髮式增長為我國經濟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國經濟創新發展也在有力推動世界經濟創新和新科技革命進程。

  6創業就業亮點:世界上新增就業規模最大,市場主體最多

  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067萬人,預計全年將再次突破1300萬人,超過全年新增就業預期目標,將創下中高速經濟增長條件下創造1300萬新增城鎮就業人數的記錄。2016年第三季度末,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4%,低於全年失業率控制目標,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屬於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相比之下,歐元區失業率大約為10%,青年失業率高達20%。

  2016年,我國大眾創業蓬勃發展。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顯效果,有力促進了市場主體活躍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擁有市場主體最多的國家。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平均每天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4萬戶,目前全國各類市場主體已超過8000萬戶。形象地講,中國的創業人數已經超過德國人口總數,也超過了美國、歐盟和日本市場主體的總數。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46萬戶。我國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企業家王國”,他們既是市場主體,也是創造就業的主體。

  7增收減貧亮點:每人平均收入增長快,脫貧人口再創世界紀錄

  隨著經濟平穩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普遍提高。2016年我國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前三季度分別增長5.7%和6.5%,是世界上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收入倍差降至2.8倍左右。

  2016年,我國出臺《“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全國5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建檔立卡,預計全年減少貧困人口將超過1000萬,相當於國際社會提出的全世界每年減少5000萬貧困人口減貧目標的1/5。不僅如此,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準與全國平均水準的差距趨於縮小。特別是實施旅遊扶貧等新舉措,如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大力發展休閒農業、積極發展特色文化旅遊等,拉近了不同收入水準人口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先富、後富地區互利共贏。

  8生態環保亮點:綠色發展提速,環境品質趨於改善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