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駐村扶貧不忘初心,攻堅克難牢記使命——南疆一線駐村幹部劉虎踐行扶貧承諾

2019年07月08日 16:03:00來源:證券時報網

  “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增進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在扶貧的道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新疆證監局駐喀什地區莎車縣塔尕爾其鎮蘭幹村的第一書記劉虎,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新疆工作總目標,為建設大美新疆攻堅克難,奮力前行。

  六年來,新疆證監局一批接一批扶貧幹部駐紮到南疆一線農村,一年接一年踐行著扶貧初心和使命,踐行著作為一線駐村幹部和普通共産黨員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誓言。

  到祖國需要我的地方去

  2017年年底,自治區選派第一書記赴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劉虎積極報了名。

  在這個決定的背後,意味著劉虎自己家庭將作出更大的犧牲。雖然家人一如既往給予了他很大的鼓勵和支援,但他的母親身患老年癡呆,生活不能自理,長期臥床,全靠年老體邁的父親照顧。他的女兒當時出生還不滿百天,嗷嗷待哺,妻子剖腹産也需要有人照顧。

  儘管家裏困難重重,但作為一名10年黨齡的共産黨員,劉虎心裏有一桿秤,當年緊握右拳宣誓時大聲誦讀的入黨誓詞仍歷歷在目,牢記於心。“我知道我現在應該用實際行動來踐行一名共産黨員的崇高使命,背負行囊到祖國需要我的地方去!”劉虎表示。

  頭幾個月是最苦的

  2018年春節將近,劉虎來到了蘭幹村。儘管知道南疆農村條件艱苦、維穩壓力大,但剛一下車他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村子地處沙漠邊緣,塵土飛揚,低矮破舊的房屋,坑洼不平的道路,村民們衣著破舊,一臉滄桑。進了村委會,發現村幹部連國語都不懂,基本的交流都無法進行。

  “我的到來真的能改變這裡的一切嗎?”,見到此情此景,劉虎不禁困惑了,“但當我看到熱情的老鄉圍著我,用淳樸而充滿了期盼的眼神看著我時,我在心裏暗暗給自己鼓勁——劉虎,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頭幾個月是最苦的。村裏的水又苦又鹹,吃不上綠葉菜,手上起的都是倒刺,嘴裏是大大小小的潰瘍,疼的吃不下飯。晚上蚊蟲、跳蚤的叮咬讓人睡不好覺。

  生活上的困難容易克服,更難的是工作上的挑戰。蘭幹村是國家深度貧困村,全村414戶村民,1742人,全都是維吾爾族,村裏只有劉虎和工作隊長兩名漢族同志。村兩委班子9名成員中只有1人能簡單運用國語交流。白天劉虎帶著翻譯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晚上加班加點整理文字材料、填報表格臺帳,夜裏還要去老鄉家同吃同住。

  “5+2”“白+黑”是工作常態。沒過多久劉虎就病倒了,高燒不退、咳嗽不止。檢查後被查出肺結核病毒感染,病毒指標是正常人的14倍之多。

  但看完病後,顧不上休養,劉虎就趕回了村裏。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

  為儘快打開工作局面,劉虎帶頭在村裏成立了黨總支,建強基層組織,發揮好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統籌好駐村工作隊、扶貧助手、村警、村醫、計生宣傳員等各方力量,凝聚全村維穩扶貧的工作合力。在工作中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等制度,提高了村級事務管理透明度,自覺接受全體村民監督。在工作中做好傳幫帶,手把手給村幹部教方式、講方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蘭幹村每天都在發生著新變化。

  “扶貧先扶志”“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劉虎介紹,我們就是要先改變村民的思想再改變他們的生活。我們堅持每週一升國旗、唱國歌,開辦農民夜校,教國語、教技能,組織脫貧致富的村民上臺講經驗,引導“等靠要”思想嚴重的村民轉變觀念,激發內生動力。針對村子裏環境臟亂差的情況,經村民大會表決同意,村委會每月向每戶家庭收取10元衛生費,聘請4名貧困戶村民擔任衛生員,負責打掃全村公共區域的衛生。通過這種做法,一方面改善了村裏的衛生環境,另一方面也解決了4名貧困戶家庭的就業。

  蘭幹村率先實行積分管理制度,對在庭院整治、家庭衛生、創業致富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村民獎勵發放積分券,村民憑積分券可在村委會兌換米麵油、牙刷、牙膏、衛生紙、書包等物品。

  “我還清楚的記得那一天,我的好兄弟馬合木提巴拉提拿著自己掙得的四個積分來村裏兌換物品,他興高采烈的用積分換了一個漂亮的書包。當我問他為什麼要給換書包時,他告訴我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好好學習,尤其是學好國語,將來去北京上大學,畢業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相信像馬合木提大哥這樣有夢想的老鄉會越來越多,南疆大地必將處處充滿生機和希望。”劉虎説。

  讓老鄉的腰包鼓起來

  駐村扶貧工作最難的還是怎樣讓老鄉的腰包鼓起來。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是黨中央下達的硬任務,也是黨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

  劉虎介紹,“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增收方式。經多方聯繫,去年7月1日,蘭幹村70名老鄉乘坐火車一路東行,成為青島一家篷布廠的産業工人。

  “時至今天,我依然記得老鄉們離開村子時那開心的臉龐、興奮又無比憧憬的眼神。一年來,我時常記挂著蘭幹村大家庭裏的這70名老鄉,擔心他們是否習慣那裏的生活,他們工作的怎麼樣,聽到電話那頭帶隊幹部給我説,老鄉們在那裏生活的很舒心,技術也越來越熟練,收入也越來越高時,我從心底為他們感到高興。”提到這些,劉虎的興奮躍然臉上。

  為了發展産業助力脫貧,蘭幹村成立了第一家養雞合作社,20戶貧困戶入股成為社員,除了享受年底分紅外,他們還可以在合作社務工來增加收入。剛從培訓學校回歸的貧困戶托合提買買提激動的説,“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成為合作社的社員,還能在合作社打工掙錢,黨的惠民政策真是亞克西!”

  扶貧無小事

  作為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就是要帶領群眾發展生産,解決他們的困難訴求,帶領他們脫貧致富,群眾利益無小事。

  一年多來,劉虎每天帶著村幹部走村入戶,逐戶了解群眾訴求,建立工作臺帳,一件件地幫著解決困難,一戶戶的送上黨的關懷和溫暖。組織義務工作隊給孤寡老人買買提大叔家修繕院墻,給貧困戶賽買提聯繫工作崗位,無償給家庭困難的吐爾地家翻新門前的木橋,幫助阿孜古麗討要欠薪,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是他作為第一書記的份內職責。

  “只有帶著感情開展群眾工作,老鄉才會和你心貼心;只有你把老鄉當做親人,他們才會把你也當做親人。”劉虎講了一個案例,村裏有個小姑娘叫阿依夏,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她家是貧困戶,爸爸一直在培訓學校接受教育,媽媽離婚後拋棄了她和哥哥,兄妹倆只能一直寄宿在同村的親戚家。六一兒童節前夕,劉虎專門找到阿依夏,問她最想要什麼禮物,她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説。在劉虎的一再追問下,她説想去縣城看看。

  “剎那間,我的心底似乎被什麼東西堵住了,村裏距縣城只有18公里,也就是富凱大廈到頤和園的距離,但她從出生就沒有走出過這個小小的村子。想想自己的孩子,想想城市裏的很多同齡的孩子可能早就坐過飛機高鐵,去過國內外的很多城市,但對於小阿依夏和哥哥來説,就是去趟縣城都是一種美好的奢望。”劉虎感慨萬千。

  兒童節這天,劉虎早早開車帶著阿依夏和哥哥去縣城,一路上兩個小傢夥無比的興奮,盯著車窗外看個不停,在縣城他給兩個孩子買了新衣服、新鞋子和新書包,帶他們吃了人生第一個漢堡,喝了人生第一杯可樂,看著他們天真爛漫的笑容,劉虎感覺就像一個幸福的爸爸。在開車回村的路上,他不知道該跟孩子們説些什麼,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

  在那一天的日記裏劉虎寫到,“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南疆青少年兒童是整個地區的未來和希望,春風化雨潤無聲,希望我們持久的努力能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駐村很苦也很甜

  “轉眼駐村一年半了,説真的,駐村生活真的很苦,真的很累,但我想説駐村工作也真的很甜,真的很美,當累了的時候,眼前浮現出村裏發生的巨大變化,腦海中劃過老鄉們幸福和滿足的笑容,深深感到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點都不覺得累。”談到這一年的扶貧工作,劉虎感慨萬千。

  “組織安排我來村裏,就是讓我帶領全體村民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老鄉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我身上的使命如此神聖,如此崇高,一刻也不敢懈怠。我知道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的身後有證監會黨委堅強領導,有新疆證監局黨委的大力支援,還有系統各單位領導的關心關懷”

  據了解,證監會黨委從清繳黨費中專門撥付500萬元用於南疆基層黨建和扶貧工作,會領導先後近30次到村裏調研指導,系統各單位及社會各界也以産業扶貧、教育扶貧、基礎設施扶貧、消費扶貧等方式相應黨中央號召助力南疆脫貧攻堅。2014年至今,新疆證監局安排40名幹部擔任駐村工作隊隊員、30人次擔任臨時隊員。

  在證監會黨委的藍圖引領下,扶貧幹部一批接著一批來,一年接著一年幹,團結帶領村裏廣大群眾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我堅信我們一定能不辱使命,奪取最終的勝利。這也是六年來,我們新疆證監局一個個在南疆一線駐村的普通幹部,一個個在南疆一線駐村的普通共産黨員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誓言。”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