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300多面兩岸交流小旗背後的“旗盼”

2019年01月13日 11:4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1月13日電 題:300多面兩岸交流小旗背後的“旗盼”

  中新社記者 繆璐

  走進葛鳳章的工作室,一塊精心裝裱的題字“旗盼創作室”映入眼簾,旁邊的墻壁上整齊地懸挂著幾十面紀念兩岸交流的小旗,葛鳳章告訴中新社記者:“這裡面寄託著自己的心願。”

  今年68歲的葛鳳章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一名退休幹部,他從事兩岸交流工作30餘年,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了滬臺交流的許多精彩瞬間和動人細節,曾兩次被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表彰並獲頒“特別奉獻獎”。

  “其實我一共收藏了300多面小旗,因為墻上挂不下所以很多沒展示出來,一面小旗就是一次交流,兩岸正是通過這樣的交流,彼此親近,增進共識,真正實現了‘兩岸一家親’。”葛鳳章一邊向中新社記者展示著沒有挂出來的小旗一邊説。

  工作室“旗盼”二字的由來正源於此。據葛鳳章介紹,當年參軍的時候自己是海軍,每遇重大節日或活動,艦艇從艦艏到艦艉都會挂滿通信旗,稱為“滿旗”,“我想,等祖國統一的那一天,我要把收藏的小旗全部挂出來,也要來個‘滿旗’。”

  為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葛鳳章即便在退休後,也一直為兩岸交流而奔走。只要是能參加的兩岸交流活動,葛鳳章都不會缺席,其收集的兩岸交流資料和拍攝的照片,很多都成為了珍貴的史料。最讓葛鳳章自豪的,是他作為編劇參與拍攝了描寫上海幫助臺灣苗栗縣養殖大閘蟹經過的電影《愛的“蟹”逅》。

  “也許是長期從事兩岸交流工作的關係,我對臺灣和臺胞朋友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更多的民眾了解兩岸交流的資訊,讓他們知道只有兩岸攜手才能更好。”葛鳳章説。

  40年前,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結束兩岸軍事對峙、開放兩岸“三通”、擴大兩岸交流等方針。1988年至2018年,兩岸人員往來總計達1.34億人次,其中臺灣同胞來大陸總計達1.04億人次;兩岸貿易總額累計約2.6萬億美元,大陸累計批准臺商投資項目10.5萬個;大陸長期以來是臺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和最大島外投資目的地。

  葛鳳章至今仍記得,《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後不久第一次去臺灣,自己特別羨慕臺灣同胞有三個“本”,“每人都有一本‘護照’,想出去,抬腿就走;每戶都可以申辦一本營業執照,做生意很方便;每家都有一本存摺,手頭比較寬裕。”

  如今再去臺灣,葛鳳章每每與臺灣同胞交流,聽到的卻都是他們在感嘆大陸“發展太快了”。葛鳳章説:“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所説,‘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現在祖國大陸已經有能力和實力成為支援臺灣發展的堅強後盾。”

  “40年前,《告臺灣同胞書》中呼籲的兩岸通航通郵、互通訊息、探親訪友、旅遊參觀、貿易往來,已相繼變為現實。40年後,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道出了廣大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我們也更加相信,祖國的統一併不遙遠。”葛鳳章説。(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