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港臺媒體評改革開放:不斷變革進取 常盛常新

2018年12月21日 14:5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1日電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並將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港臺媒體高度關注改革開放40年的成果,發表評論稱,面對成績與挑戰,保持清醒、心存憂患,難能可貴,未來不斷變革進取,則能常盛常新。

  成就巨大便利生活 臺胞分享親身體會

  臺灣《旺報》刊文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在政治上變得更加民主、社會更加開放、文化更加多元、人民生活更加自由,對外事務上也積極參與全球化。

  香港《文匯報》刊登原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鑒林署名文章稱,對外開放使內地經濟規模和發展品質全面提升,積極進取,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推動者。

  香港城市智庫研究員孫鐘華在香港《大公報》上發文指出,改革開放,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成功經驗、展現了光明前景,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力量,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

  從日常生活體驗來看,以高鐵為例,不僅促進了交通與區域經濟平衡發展,還成為“走出去” 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一帶一路”的重要助力,在對外展現科技發展水準、提高國際地位及提升人民對於國家的自豪感方面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比如大陸網際網路以及電子支付的發展,極大便利生活,讓出門不帶錢包成為可能。

  對於大陸電子支付乃至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臺籍教師林承鐸有親身體會。

  臺灣《聯合報》刊文指出,林承鐸到北京已有20年,目睹大陸各方面發展進步,他承認已經很久沒摸過鈔票,生活網際網路化,支付電子化,足不出戶就可實現吃住行遊購娛等。

  不久前,林承鐸應邀赴法國波爾多KEDGE商學院授課,這是他連續第四年、第五次被派往法國講授“投資中國及其法律法規”以及“中國電子商務及其法律法規”。

  在課上,林承鐸對比中法電子商務,中國電子商務的完善程度使法國學生十分訝異。法國商學院學生選課人數近年來大增,令他體會到歐洲對中國的發展十分感興趣。

  憂患意識清醒預判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臺灣《旺報》刊文指出,未來的發展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對待來自國際上的挑戰,大陸企業要“強身健體”,增強自身抗打壓能力,在國際市場上打出一片天地。

  另一方面,大陸産業升級、技術創新永不停步,做好企業結構、政府機構、管理架構等領域的功課,就能胸有成竹地在世界舞臺上談論合作與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許榮茂在香港《文匯報》上刊文表示,相比巨大成就,更令人欣慰的是,在成績面前,中央對未來可能面臨的艱難,有著清醒預判。

  文章稱,面對內外挑戰,今天,改革開放依然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依然是億萬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臺灣《旺報》社評認為,大陸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憂患意識。

  如今,經過40年的發展,大陸國力、影響力、國民生活水準已遠超當年,但今天更需要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常保憂患意識、不斷變革進取,則能使國家常盛常新。

  因而,難能可貴的是,盛世之相下保持清醒,心存憂患之念突破困境。更為重要的是,憂患要變為加速推進新一輪開放變革的驅動力。

  評論稱,今天,在改革步入深水區、開放進入新格局之際,大陸要表現出開拓未來的前瞻力、銳氣、智慧和行動力,展現自信、大度、開放的大國氣象。

  投身內地改革開放 享受更好時代紅利

  許榮茂指出,改革開放之初,港人港商“敢為天下先”,為改革開放的成功立下汗馬功勞,也成就了港商的個人事業和香港的輝煌。

  今天,港商港人,特別是香港年輕人,更要敢闖敢拼,抓住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倡議這些千載難逢的機遇,發揮香港的專業和優勢,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改革開放再立新功。

  香港法學博士陳曉鋒榮獲2018年“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他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入發展,香港將享受到更好的機遇紅利、時代紅利。

  他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大灣區,參與建設大灣區,在大灣區實現夢想,用人工智慧構建灣區青年命運共同體。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李國興認為,經驗表明:內地越是開放,越是跟國際接軌,香港聯繫國際的門戶功能就越重要,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也更突出。

  現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是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準開放,為香港提供了廣闊舞臺。廣深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兩大世紀工程相繼建成通車,進一步擴大了香港優勢。只要真正對接國家所需、貢獻香港所長,香港在改革開放中的“用武之地”就會越來越廣闊,“東方之珠”就會越來越璀璨。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