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年學子創業夢 粵臺同譜中華情

2018年12月14日 17:47:00來源:台灣網

第五屆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修學考察活動在廣東成功舉辦。(圖片來源:廣東省臺辦)

  台灣網12月14日廣州訊  為深化兩岸青年學子交流交往,增強臺灣學子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認同,近日,第五屆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修學考察活動在廣東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以“青年學子創業夢粵臺同譜中華情”為主題,以“嶺南文化、校際交流、創新創業”為交流核心,遴選在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嶺南師範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等9所就讀的優秀臺灣學生代表和部分大陸學生,以及這幾所高校任職的臺籍教師代表共104人參加活動。

  本屆嶺南行活動旨在通過修學聯誼、參訪交流、親身體驗、經驗分享等,讓青年師生注重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和體驗,共同探索先輩們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見證祖國雄奇壯麗的美好河山,感知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蓬勃生機,增進兩岸同文同種的民族認同和同胞親情。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欄目、中新社廣東分社、羊城晚報、南方日報、臺灣聯合報、臺灣真晨報以及茂名新聞網、湛江新聞聯播等有關媒體和網站對此次活動作了深入報道,在海峽兩岸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這是一次拓寬視野增長見識的學習之旅成長之旅

第五屆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修學考察活動在廣東成功舉辦。(圖片來源:廣東省臺辦)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嶺南行活動行程緊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交流團抱著學習的心態一路前行。短短六天行程,嶺南行交流團深入東莞、江門、茂名、湛江等地修學考察,了解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們走進東莞臺商子弟學校——一座用“愛”澆灌的學校,感受臺商前輩的博愛精神,分享前輩們在大陸打拼創業的奮鬥歷程和輝煌成就;現場觀看江門珠超室內5人足球比賽,聆聽“以賽為媒,以賽為橋”的粵臺兩地足球交流佳話;來到茂名石化,實地了解大型國企的升級改造創新發展;參觀陳瑸故居,親身感知這一段粵臺兩地不可分割的歷史淵源。

  在出發前的開營儀式上,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黃兆芬勉勵臺灣學子,夢想決定行動,格局決定結局,兩岸青年學子早接觸早交流,多溝通多了解,以“家國天下”為己任,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共同承擔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爭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推動者,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貢獻者。

  交流團一行在東莞臺商子弟學校參觀時,這所用“愛”澆灌的學校著實讓全體成員感到震撼。成立學校的初衷、學校的管理理念、學校的校園文化給臺灣學子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座談會上,臺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葉宏燈與學子們回顧了他來大陸的創業歷程,上世紀90年代初從臺灣來東莞紮根發展,才有了今天的規模。他深情説到,當初臺商到大陸打拼,背井離鄉拋家舍業,十分艱苦,種种家族困難擺在面前。為了消除這種現象,創辦了臺商子弟學校,讓臺商全家團圓安心創業,此種大愛之舉得到了全體臺商的衷心讚嘆。他稱讚臺灣學子來大陸就讀具有非凡遠見。大陸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早已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他語重心長的告誡兩岸學子,大陸不僅有廣闊的市場,更有寬廣的胸懷,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和則兩利雙贏,分則兩敗俱傷。

  廣州中醫藥大學賴育志深情回顧了自己在大陸求學創業十年的心路歷程。他説:此行,我深切感受到祖國大陸和同胞滿滿的愛和包容,她們用愛與包容推垮了兩岸人民相互猜忌的高墻、融化了兩岸人民的偏見,期待兩岸能同舟共濟共築中國夢。嶺南行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不僅增進了大陸臺灣師生之間的友誼和交流,將學生與教師們的感情更為拉近,更促進了工作經驗的交流。希望兩岸學子成為兩岸交流的種子,將祖國的便利繁榮,昌盛強大傳播出去,讓臺灣民眾更加了解大陸,摒棄偏見,也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厚德博學,精誠濟世的好醫生,來回報祖國大陸的培育之恩。

  這是一次重啟歷史賡續文化的尋根之旅傳承之旅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兩岸民眾生生不息的精神紐帶,歷史更是需要一代一代賡續傳承。交流團一行到湛江雷州市參觀了陳瑸故居、陳瑸墓地、陳清端公祠和雷祖祠、茂德公古城、孔子文化城、遂溪醒獅等歷史文化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産,體驗了雷州半島閩南文化的魅力,感覺到如在臺灣那樣的親切而熟悉。

  學子們圍繞陳瑸的生平事跡、陳瑸在臺南的足跡、陳瑸與儒學思想、閩南文化與粵臺交流以及陳瑸與廉政文化進行熱烈的交流探討。陳瑸在臺灣為官7年,臺南有陳瑸的許多足跡和文物,有陳瑸的塑像,牌匾和石牌,陳瑸當年主張修建的建築仍保存完好,證明陳瑸主政臺灣的時期為臺南的文化建設所作出的努力,盡顯陳瑸治臺理臺的功績與清廉操守。陳瑸是雷州文化的一個代表性人物,而雷州文化與閩南文化又息息相關。臺灣學生在分享會中説到:陳瑸這個人是百年曆史來難得的好人,人民最需要的是為人清廉,能替百姓著想的好官,而不是到處撈錢的貪官。陳瑸一生為人民著想,人民定會愛戴他。陳瑸留給臺灣年輕人的印像是清正廉明。

  暨南大學洪子朝表示:無論是東莞臺商子弟學校,還是開平的一座座碉樓,亦或是我們的前輩陳瑸先生,都是兩岸聯繫緊密的印證,而嶺南行更是聯繫起了兩岸師生的情誼。願在嶺南的各位優秀臺灣學子,莫忘初衷,弘揚文化,努力去找尋那屬於自己的一片廣闊天地。

  這是一次思想激蕩叩開心扉的溝通之旅交流之旅

第五屆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修學考察活動在廣東成功舉辦。(圖片來源:廣東省臺辦)

  交流團一行成員,既有臺灣學子,也有少數大陸學子;既有大陸帶隊青年教師,也有臺灣帶隊青年教師。整個行程一路歌聲一路笑聲,處處充滿歡聲笑語。每到一處,臺灣學子們紛紛拿起手機、相機拍個不停,仿佛要把每處美景、美食、美人都留下來,珍藏這份感動。經過六天親密交流互動,兩岸學子結下深厚的友誼,成為依依不捨、不可分割的一家人。

  12月3日晚,交流團一行走進湛江嶺南師範學院,受到嶺南師範學院師生們的熱烈歡迎。在嶺南師範學院音樂廳,交流團與嶺南師範學院師生們一起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聯歡晚會。晚會現場熱鬧紛呈,有合唱《共築中國夢》、鋼琴獨奏《卡門主題變曲》、小組唱《我愛你,中國》等,街舞、拉丁舞、詩朗誦等藝術表現形式讓整臺晚會精彩不斷,臺上臺下成為歡樂沸騰的海洋。深圳大學的合唱《沒有什麼不同》更是深情演繹了兩岸學子同屬炎黃子孫、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感人畫面。

  在活動結束的主題分享會上,來自中山大學王家康説:我生在臺北,長在臺北,是個地地道道的臺北人;我身為炎黃子孫,流著華夏血脈,是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次我隻身來粵求學,是我第一次在大陸長期生活。透過本次嶺南行活動,我領略了平時無緣踏足的壯麗山川、親探聞名已久的工業重鎮、感受各地獨具風格的文化魅力、看到了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期待兩岸和平發展的美好願景早日實現。

  深圳大學林伽儒表示:回望行程中的點點滴滴,那些記憶,那些故事,那些我們一起經歷的地方,就如時光旋渦裏的凹陷,註定要在我們的生命長河中,蕩起波瀾,銘記。幾天行程,我們彼此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話題,共同的心聲,我們一起夜聊,一起逛街,一起吃海鮮,我們沒有距離,我們沒有什麼不同。當我在聯歡晚會上唱起《沒有什麼不同》,那一刻我們仿佛真正體會了這首歌的深意。兩岸一家親,我們沒有什麼不同。

  臺灣學子們紛紛表示,感謝主辦方給他們帶來了一段有意義的人生旅程,帶給了他們很多不一樣的人生體驗,讓身在廣東求學的他們,切身感受到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創新成果和嶺南文化,感受到廣大臺商在大陸投資興業、紮根發展的堅定信心,感受到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熱潮。

  此次嶺南行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有參訪參觀、有團建比賽、有交流互動,兩岸青年學子在六天的參訪聯誼中,增長了見識、增進了友誼、拉近了心靈的距離。個人的“朋友圈”又加入了許多熟悉的新面孔,播下了新的友誼的種子。相信這些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枝繁葉茂,為海峽兩岸人民和平安寧的幸福撐起一片新的綠蔭。(台灣網廣東省委臺辦宣傳處通訊員 黃寒冰)

[責任編輯:張露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