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希望早日看到國家統一(人物志)

2018年11月30日 15:30: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慶祝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成立30週年大會10月25日在北京舉行。除了會議資料,與會者還拿到一本在臺灣新鮮出爐的書——《許歷農的大是大非》。

  許歷農何許人也?這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國民黨退役上將,曾任臺灣軍方要職,卻被公認為是國民黨內最早認清李登輝搞“臺獨”的人。1993年11月宣佈脫離中國國民黨,加入新黨,次年5月成立旨在促進兩岸統一的新同盟會並擔任會長,被視為臺灣統派的精神領袖。25年來,許歷農不顧年事已高,不辭辛勞往來兩岸及海外,為和平統一奔走呼號,其精神令人感佩。

  這些年,許多人勸許歷農出版回憶錄,都被他婉拒。但《許歷農的大是大非》一書的作者、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紀欣認為,許歷農的超凡勇氣、愛國情操、獨到見解,應該被記錄下來,讓海峽兩岸中國人及全球的華僑華人都知道,在臺灣,有像他這樣不隨波逐流、趨炎附勢、堅守大是大非的中國人。

  轉變從這裡開始

  百歲高齡的許歷農精神健旺、耳聰目明。不看當年的戎裝照,滿頭白髮、戴金絲眼鏡的他倒像一位儒雅的學者。

  許歷農高中畢業後即入伍,先後參加過皖南戰役、浙贛戰役等對日戰鬥。隨國民黨軍隊去臺後,許歷農曾先後擔任“政戰學校”校長、“陸軍軍官”學校校長、“金門防衛部”司令官、“總政戰部”主任、“退輔會”主委等要職。擔任“政戰學校”校長時,許歷農對學生關愛有加,被師生們親切地稱為“許老爹”。後來在臺灣,識與不識,皆以許老爹稱之。

  許歷農做事認真、行事低調、作風清廉,深得蔣經國先生賞識。出任臺軍總“政戰部”主任後,了解大陸發展成為他工作的一部分。他很快發現,大陸在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上快速成長,外交上有重大突破,但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始終堅持跟著道理走”的許歷農思想發生了重大轉折,他認為:臺灣與大陸近在咫尺,搬不動,移不開。理性明智的抉擇,唯有選擇兩岸“互利雙贏”的統一方案!至於所謂“臺獨”,主觀上不應該,客觀上更不可行。

  過去20多年來,很多人問許歷農,為什麼在李登輝還一再公開否認他是“臺獨”時,你就認清他的“臺獨”本質?許歷農説,因為我擔任國民黨中常委時,每週都要與他面對面開會,有很多機會近距離觀察其人其路線。1992年,許歷農看李登輝處處袒護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忍不住多次在中常會質問他意欲何為?李登輝回答説:“民進黨像小嬰兒,我們要給他一點奶水,讓他長大。”許歷農接著問:“長大之後呢?”李登輝不再回答。

  認清李登輝的真面目後,許歷農決定離開國民黨。1993年11月24日,許歷農召開記者會,宣佈退出國民黨,加入剛成立不久的新黨,在很多人的不解和謾罵聲中,站上了反“獨”促統的第一線。之後,不論是1997年帶領新黨黨團反對李登輝“凍省”,還是2002年成立“民主團結聯盟”,促成“連宋配”,希望在2004年大選拉下陳水扁,許歷農均身先士卒,雖功敗垂成,但他從不氣餒,愈戰愈勇。

  2000年後,海外華僑華人反“獨”促統運動風起雲湧,經常舉辦全球反“獨”促統大會。許歷農多次遠赴世界各地參加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呼籲全球華僑華人團結起來,致力於國家統一大業。

  長期追隨許歷農的紀欣,收集整理了他的演講稿、發言稿,于2007年在臺出版《許歷農文稿集》,2009年在北京出版了該書的簡體字版。紀欣説,這次出版《許歷農的大是大非》,主要是因為過去11年來,許歷農在反“獨”促統運動上又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在他近百歲時,終於願意回憶、講述他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十分難得。

  致力於反“獨”促統

  2007年以後,許歷農以90歲高齡,在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志業上再創高峰。他多次率領高階退役將領赴北京訪問,呼籲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並於2010年倡議成立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

  許歷農認為,兩岸建軍的骨幹都是黃埔人,但因歷史因素兄弟鬩墻。他希望建立一個平臺,讓兩岸黃埔人及其後代“相逢一笑泯恩仇”,共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最終實現和平統一。2010年5月10日,首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臺北盛大舉行,有來自兩岸、香港、北美等地的黃埔校友及後代200多人出席。

  2016年11月10日,第七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由民革中央、黃埔軍校同學會共同主辦,在北京中山公園中山堂召開。11月11日,許歷農與另外31位臺灣退將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許歷農會後表示,“我很高興能親耳聽到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習主席肯定中山先生一生為革命、為統一所做的努力。我也很佩服習近平對中國近代史有深入且獨到的理解、精闢的解析。”

  此外,許歷農于2012年3月召集了十多個政團,組成“促進和平統一政治團體聯合會議”,以召開記者會、發表聯合聲明方式,呼籲臺灣當局正視兩岸現實,改善兩岸關係。2014年9月24日,許歷農率“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50多人來到北京訪問。9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全體團員。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許歷農表示,習總書記講話語重心長,鼓舞人心。

  不斷學習新技能

  許歷農常説自己是三鄉人。他祖籍安徽,安徽是他的第一故鄉,在臺灣生活了60年,臺灣是他的第二故鄉。在湖北有他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子孫,所以湖北應該算是他的第三故鄉。而與湖北的淵源,緣于他生活在武漢的大女兒。

  許歷農有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因他隨國民黨軍隊來臺而中斷。十多年後,他才在臺灣再婚,育有一女,現居美國,許太太在2015年因病過世。他離開大陸時,大女兒綺燕才三個月,再見面已經是40年後。許歷農説:我們家的不幸就是兩岸離亂的縮影。與女兒相聚的日子,是許歷農最快樂的時光。不幸的是,2016年10月,大女兒綺燕因病過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2006年,許歷農被陳水扁當局逼迫搬出居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現獨自住在一間陳設簡單的小公寓裏,只有一個外傭陪伴。他80多歲開始學電腦,説自己“每天都忙得很,要看手機,收發郵件,還要用手寫版寫回信。有了電腦、手機,我在家也知道天下事,也可以發文表示意見。”

  許歷農待己甚嚴,卻待人以寬,口不出惡言。他心中有一把尺子,特別是對於他認為大是大非的事,他始終堅持原則。近年來,許歷農常説,“余生唯一願望,就是希望早日看到國家統一。”對一位百歲長者而言,這個願望顯得特別殷切。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