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輿論熱議“九合一”選舉結果

2018年11月27日 08:4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1月26日電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24日晚落下帷幕,執政的民進黨當局遭遇大潰敗。22個地方縣市長席位中,中國國民黨拿下15席,民進黨僅有6席,另有1席為無黨籍。輿論普遍認為,這個結果表明民進黨當局2年多來的執政不得臺灣民心。

  《聯合報》25日社論指出,民進黨面對積弱不振且“口袋空空”的國民黨,在高雄市、雲林縣、嘉義市等“深綠”地區潰敗,與其説是候選人實力太差,不如説集中反映了選民對民進黨當局執政的怨怒。社論説,選舉失敗折射民進黨當局的經濟、能源、兩岸等政策與臺灣民眾的期待相去甚遠。

  《中國時報》25日社論認為,這次選舉也彰顯出臺灣民眾厭惡藍綠意識形態惡鬥。文章稱,藍綠兩大黨勿再以意識形態築起高墻,銳化社會對立,阻礙經濟發展;而應關注民生議題,重視基層福祉。

  《旺報》26日社論表示,面對失敗,民進黨需要世代交替,需要改變兩岸思維,不能一味和大陸站在對立面,也不能一直靠打“反中牌”而得天下。

  該報社論期待,兩岸城市合作機制範圍可望大幅擴展,新北、臺中和高雄等縣市可望和大陸一線城市締結雙城合作機制。這些縣市若能和大陸城市發展成“一日生活圈”,不僅可以帶來巨大商機,也利於扭轉兩岸關係目前僵局。

  《工商時報》26日社論指出,民進黨當局選舉慘敗,最顯而易見的兩岸相關因素,是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大陸來臺旅遊人數大減,並且綠營主政市縣農産品銷路不暢。因而,市面、鄉間的庶民經濟趨於蕭條,頗多小商、小農深感營生困難、怨氣沖天。

  對於國民黨奪下多數縣市長席位,《工商時報》26日社論表示,這會大幅強化兩岸經濟民生聯結,形塑兩岸經貿新局面。對此,民進黨當局宜理性面對,調整政策,不能再走排斥拒絕的老路。

  社論強調,大陸市場可為臺灣經濟增長提供養分,當局理應改變策略,加強與大陸經貿合作。(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