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花博會展示兩岸農業發展新氣象

2018年11月19日 08:33: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福州11月18日電(記者黃鵬飛)“三角梅在臺灣只是一個小小的花卉産業,沒想到在大陸這麼火。”在福建漳州圓山文化廣場,18名三角梅愛好者從臺灣各縣遠道而來,只為一睹今年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2000余件三角梅精品。帶隊的花農林繼志説,這一行可謂大飽眼福。

  18日,第十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暨第二十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花博會”)在漳州開幕。

  秉承“花開兩岸、合作雙贏”的宗旨,大會邀請到海內外2000多名客商、兩岸2000多個品種共8000多盆花卉精品展出。從閩臺地區獨具特色的水仙、蘭花、三角梅、杜鵑,到各類組合盆栽、插花花藝、花藝表演,集中展示了兩岸農業界的新氣象。

  1999年1月18日,首屆花博會在漳州成功舉辦。作為全國第一個冠名“海峽兩岸”的農業經貿盛會,花博會開啟了兩岸農業交流的佳話。2009年,花博會拓展為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開始全面展示兩岸花卉、種苗、養殖等特色農業和農副産業的發展面貌。

  近20年,花博會已累計實現1.7萬多家企業、8.9萬種展品參展,完成兩岸農業購銷訂單270億元,共有觀眾870萬人次參與。

  “漳州是臺灣花卉産業的福地。”作為三角梅愛好者,林繼志在臺灣研究花卉苗木培育已有40餘年。在他看來,臺灣擁有豐富的熱帶、亞熱帶農業苗木資源,而漳州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農業産業化經驗是臺灣所欠缺的,二者的合作空間十分廣闊。

  同樣第一次參會的還有來自臺灣的文創設計師林昆范。今年8月,他從臺灣中原大學文創中心離職,帶著4名文創青年來到漳浦臺農創業園開展文創實踐,在當地的小漁村後蔡村打造農、林、漁、旅等多産業融合的特色文創鄉村。

  “這次臺農創業園的展區就是我們設計的,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流和遊客來觀光,在漳浦打造一個美好的鄉村文創樣板。”林昆范説。

  漳州市市長劉遠表示,花博會20年的發展歷程,正是漳州市改革開放和對臺開放先行先試的縮影,也是漳州發展現代農業、踐行綠色發展的縮影。經過閩臺共同努力,這一盛會已經成為面向海峽兩岸、輻射國內外的重要農業經貿交流平臺。

  此次博覽會由國家農業農村部、國臺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貿促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預計帶動相關投資超過230億元。大會同時舉辦第十二屆中國蘑菇節、第七屆中國(福建)花王賽、三角梅主題展等活動。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