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專家業者為新形勢下兩岸産業合作“把脈”

2018年10月30日 08:25: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趙博)“加強兩岸産業合作,提升中華民族核心技術競爭力,對我們應對挑戰非常重要,對臺灣提升發展空間也非常有益。”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仇開明29日在此間表示。

  當天,以“融合發展、互利共贏”為主題的首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在北京舉行。兩岸專家及産業界代表就新形勢下加強兩岸經濟産業合作,積極建言獻策。

  仇開明認為,大陸臺商多年事業發展積累起頗為可觀的財富存量,決定了他們是最希望兩岸經貿關係行穩致遠、兩岸産業合作深入推進的群體。與此同時,近年來,大陸企業持續推進創新,帶動臺資企業的加入和提升,形成更為健康、深入和持久的競合關係,加之大陸經濟規模及對外影響力不斷擴大,催生巨大的兩岸産業合作增量空間,均有利於促進兩岸産業合作。

  “兩岸産業合作已經成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劉雪琴説,截至2008年,臺灣對大陸製造業投資金額佔其投資總額的88.4%,服務業佔10.3%。2017年則分別為69.5%及17.4%。2008年,臺商投資東南沿海五個省區佔對大陸投資總額的89.9%,2017年下降為66.6%;同期,臺商對大陸中西部地區投資比重從10.1%升至30%以上。可見兩岸産業合作結構趨向優化,地區結構趨向均衡。

  她認為,民進黨上臺後加強對陸資赴臺的控制,限制臺灣高端産業赴大陸投資,並加大“新南向政策”力度,意在削弱及降低兩岸産業合作及市場聯繫。然而,大陸惠臺政策無疑具有更大吸引力。尤其是各地落實“31條惠臺措施”細則各具亮點,比如福建支援臺企參與中歐班列,昆山開展兩幣現匯下雙向兌換等,相信將助推兩岸産業合作迎來新發展。

  臺灣兩岸圓桌論壇協會總召集人尹啟銘發表了題為《關鍵時刻兩岸産業融合發展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他説,臺商在大陸發展已進入成熟期,77%上市櫃公司都在大陸有投資。從一開始將大陸作為外銷訂單生産基地,到眼下伴隨投資環境變化和企業升級轉型,大陸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臺商的創新及內銷基地。

  “有人質疑兩岸經貿關係已經走向競爭,合作空間消減,這完全是誤導。”臺灣展騰投資集團執行長韋伯韜説,事實上,兩岸經濟産業合作正進入“深水區”,恰恰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大陸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惠臺措施,為臺企臺胞提供同等待遇、創造發展機遇,切合了廣大臺灣民眾的需求,必將促進兩岸産業交流從合作走向融合。

  首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臺灣兩岸圓桌論壇協會共同主辦。來自臺灣工商、文化、青年等社團負責人,各界民間代表人士和大陸有關機構團體負責人、相關專家學者等150余人參加了論壇,就加強兩岸産業、經貿、文化、青年合作等議題展開研討。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