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農吳三旗:到廈門養羊成為人生轉捩點

2018年10月20日 08:44: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廈門10月19日電題:臺農吳三旗:到廈門養羊成為人生轉捩點

  新華社記者 付敏

  臺灣農民吳三旗萬萬沒想到,23年前離開高雄到廈門養羊的決定,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大陸惠臺政策不斷出臺,政府幫扶力度不斷加大,吳三旗在大陸的事業風生水起、越幹越好。

  高中畢業後,吳三旗就開始從事工程營建項目。因為工作應酬喝酒喝垮了身體後,他辭掉工作,到屏東鄉下牧場調養,逐漸恢復健康。

  調養期間每天喝的羊奶讓吳三旗看到商機,轉行進軍乳製品業。他在臺灣開辦牧場,做起自産自銷的鮮奶生産配送生意,很快打開了市場,規模日益壯大。巔峰時,他的企業每天有20至30萬瓶的銷量。

  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方興未艾,臺商紛紛赴大陸考察,尋找投資機會。1995年,吳三旗和朋友輾轉大陸多地後,決定在廈門創業,“因為廈門也講閩南話,氣候條件、飲食文化、風俗習慣都跟臺灣很相似,很親切。”

  在吳三旗看來,臺灣民眾喝鮮奶有很長歷史,而當時大陸民眾還是喝奶粉居多,對羊奶的認知幾乎為零。他看到了“藍海”,認定鮮奶是未來發展趨勢,大陸市場有著無限空間。

  1995年,吳三旗開辦了臺農廈門牧場。他選擇了空氣好、水質好、環境好的同安北辰山為基地,租下200余畝山地;又從陜西富平高價選購産奶量高的優質山羊,與自臺灣引進的純種乳羊交配繁殖。但困難卻接踵而來。

  “北方的奶山羊不適應溫熱潮濕氣候,很容易生病。”當時一隻羊的成本高達3000元,幾乎相當於許多人一年的收入。乳羊水土不服,病的病,死的死,吳三旗損失慘重。

  但他沒有灰心。他從臺灣邀請專家來廈門指導,並在大陸農科院專家支援下,成功讓産自大陸西北地區的歐洲薩能奶山羊適應了福建的海洋性氣候,母羊繁殖成功率從三成提高到九成,並拿到了動物防疫許可證。

  養殖成功只是第一步,更大的困難還在後面。

  “羊奶生産並不難,飼養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羊場挑高3米,羊糞便與飼養環境完全分離;還專門從臺灣引進狼尾草、盤固拉草等高蛋白專業牧草作為飼養輔料。”吳三旗相信,高標準的飼養、生産機制下,他的羊奶品牌一定能做好。

  在吳三旗苦心經營下,臺農羊奶市場逐年擴大,最高峰時,福建全省一天要喝6萬瓶臺農鮮羊奶,鮮牛奶的客戶更多。

  2010年,吳三旗又在泉州眉山設立養殖基地,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奶羊養殖基地之一。今年,他在福建三明投資了多豐食品廠,現日産鮮奶150多噸,未來可達200多噸。

  事業上的風生水起,讓吳三旗有了更開闊的思維。他在廈門同安北辰山建起了釣魚臺、燒烤露營地、游泳池和餐廳,在保留部分生産乳製品功能的同時,打造觀光休閒農場。

  吳三旗還決定緊跟時代潮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將所有客戶轉移到統一端口,最大化去除中間環節,降低成本和風險。今年,中奶牧業(廈門)電商有限公司成立,專門負責臺農乳品網路銷售。

  “對需要低溫保鮮的鮮奶來説,發展電商不容易,因為産品需要全程冷鏈配送,門檻很高,但這是大勢所趨。”吳三旗説。

  吳三旗回憶,剛到廈門時,人生地不熟,廈門市、同安區的幹部不僅全力服務牧場項目落地建設,還介紹上級農業部門相關領導、專家前來指導、交流養殖技術。“作為一名臺胞,能夠在大陸把乳業做大做強,首先要感謝的就是政府的支援。”

  上月初,吳三旗第一時間申請了臺灣居民居住證。“這些年,大陸不斷推出惠及臺胞的政策措施,對臺胞的關心真是越來越細膩。所有這些都讓我們在大陸生活得更踏實,更有歸屬感。”吳三旗説,希望臺灣青年以更加開放的心態來大陸就業創業,在大陸這個大舞臺勇敢追夢。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