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人文名家臺北開講 詮釋中華文化之傳承創新

2018年09月18日 16:56:00來源:台灣網

  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化大使、我的月亮創意文化中心主任徐國靜為臺灣民眾講《千年創意—月亮中華》。(圖片為主辦方供圖)

  “人生活在地球,心卻喜歡飛向月球,所以,人類的文明,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天上。”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化大使、我的月亮創意文化中心主任徐國靜為帶去了《千年創意—月亮中華》。她表示,從盤古開天地到嫦娥奔月,再到《黃帝內經》;從伏羲創造的八卦到天人合一的哲學;從漢代拜月儀式到唐宋的月亮詩詞;從宋代開始的中秋節到一帶一路沿線17個國家及地區的中秋節,中華民族找到了文化創意的導航,找到了創新教育的鑰匙,找到了精彩人生的舞臺。獨創了貫穿上下五千年的月亮文化,並以其獨特的方式影響著每一個炎黃子孫。

  臺北教育大學的孫劍秋教授分享中華民族漢字與文化的豐富內涵。(圖片為主辦方供圖)

  臺北市立大學語文研究所博士楊曉菁講述古典小説與劇本創作間的聯結與創新。(圖片為主辦方供圖)

  此外,來自臺北教育大學的孫劍秋教授以農民生活最常使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為序,分享了中華民族漢字與文化的豐富內涵。臺北市立大學語文研究所博士楊曉菁則以侯孝賢導演的作品《刺客聶隱娘》取材自唐代裴铏的傳奇小説《聶隱娘》為例,講述了古典小説與劇本創作間的聯結與創新。

  兩岸名家互贈禮品。(圖片為主辦方供圖)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兩岸人文名家通過講堂,搭建兩岸交流平臺,傳遞中華傳統文化。活動現場,近百名臺灣青年和基層民眾聚精會神地聆聽主講嘉賓的內容分享。演講結束後,現場的臺灣聽眾們更是饒有興致地與主講嘉賓進行互動交流,通過問答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完)

  現場的臺灣聽眾們。(圖片為主辦方供圖)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