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學者臺北暢談孫中山思想

2018年09月17日 11:05:00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人民網臺北9月16日電 “第一屆孫中山思想及行誼研討會”16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數十位來自海峽兩岸學者就孫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權、民生等主義在政經社會對兩岸的影響進行了研討。

  研討會由臺北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與武漢華中師範大學近代史所共同發起並承辦,“國父紀念館”、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等共同主辦。主辦單位表示,研討會擬採取兩岸輪流的方式舉辦,本屆在臺北、下屆在武漢,雙方將就“孫中山研究”建立長期、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探尋併發揚孫中山思想的偉大意涵。

  在目前兩岸關係低迷之際談孫中山研究更具現實意義。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主任邵宗海教授表示,孫中山是兩岸之間最少爭議的先生,也是最少爭議的議題。孫中山研究臺灣偏重思想、大陸研究偏重歷史和行誼。如果我們能夠把孫中山的歷史過程與思想發展結合起來共同推動,未來兩岸之間就有一個共同的話題。邵宗海進一步指出,如果兩岸少談爭議性的話題,多談雙方共同認知、共同認同的話題,借助孫中山這一橋梁拉近彼此距離,兩岸走向融合之道就不是口號,而是真正的行動。

  研討會上,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馬敏首先做了主題演講。他指出,從孫中山的實業夢到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百餘年中國近現代歷史充滿變數又一脈相承。孫中山的實業夢與習近平的“中國夢”共同的交集便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孫中山的實業救國、經濟開放等思想與中國大陸今天的現代化建設存在內在的歷史聯繫,且孫中山許多宏大的實業規劃和未竟理想都在今天得以實現,有其內在必然性。

  隨後,十幾位兩岸學者分別就政治體制、民生建設、民族思想等議題發表論文。既有對孫中山人口論、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思想的歷史研究,也有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一帶一路”、中美貿易摩擦等最新議題的分析討論。除了與會的學者,還有近百位臺灣博碩士生,參與了研討。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