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恵臺31條”持續釋放利好 大陸成臺灣青年創業熱土

2018年08月14日 09:2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蘇州8月13日電 (記者 鐘升)13日,“兩岸創新創業嘉年華”在蘇州市落下帷幕。活動中,來自大陸、臺灣以及東南亞等地的上百名青年協調合作、發揮創意,制定出一個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業項目。據了解,自今年2月底《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恵臺31條”)推出後,臺灣青年赴大陸創業的熱情愈發高漲,到訪蘇州的臺青數量成倍增長。

  “以前臺青在大陸的創業項目會面臨股權投資等諸多困難,項目的生存率也很低。”蘇州市姑蘇區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青年會(簡稱“臺青會”)會長吳文智表示,“恵臺31條”的推出為臺灣青年赴大陸創業釋放了非常友善的信號。同時也為大陸資本投資臺青創業項目松了綁,更加有利於項目的資本對接及市場融合。“這次嘉年華上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以前是我們追著資本跑,現在開始被資本追著跑了。”

  據他觀察,“恵臺31條”公佈後,臺灣青年了解大陸的意願愈發強烈,更多臺青願意到大陸實地走走看看,尋求更大的舞臺。“以前我們一年平均只接待2、3個臺青來訪團,今年每個月都有1個團,每個團有80人左右的,數量非常可觀,呈倍數增長。”

  蘇州市臺辦副主任周永森發現,“這次參賽臺青制定的創業項目中,全部都涉及到網際網路經濟,‘網際網路+’的意識非常濃厚,與臺灣本土創業中以實業為主的差距巨大”。他認為,“臺灣創業青年已開始融入大陸創業環境,對在大陸創業的認識更加成熟”。

  目前蘇州市共有18條涉及臺灣同胞創業發展的政策正大力推進中。周永森介紹:“近期,我們正考慮將臺青會改為青創會,更加突出臺青創業的主題。同時大力打造臺青微創基地、聘請資深的創業導師,為臺青在大陸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臺青卓海明兩年前獨自創業,在大陸開了一家餐飲店。他感嘆,僅僅兩年時間,臺青在大陸創業的條件有如天壤之別。“大陸原本就有著巨大的商機和廣闊的市場。以前臺青在大陸創業只能依靠臺協,現在各種通訊方式和創業平臺也逐漸成熟,還可以向大陸的資本尋求幫助,創業變得更加輕鬆。”

  本次嘉年華上,卓海明與大陸青年合作設計的創業計劃獲得了創業比賽的第二名。他表示,自己打算與大陸的夥伴們繼續合作,努力將計劃變成現實,“讓大家知道,臺灣青年也是可以和大陸青年攜手創業的”。(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