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通訊:暑期北京實習 臺青找到師長“登陸”發展緣由

2018年08月12日 14:1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電題:暑期北京實習 臺青找到師長“登陸”發展緣由

  作者 王捷先 楊程晨

  過去三周,來自臺灣知名高校的大學生蕭惟中、謝明洋和李冠儒等六人在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實習。離京前,他們三人與中新社記者分享了此次暑期經歷。

  這是成功大學學生謝明洋首次“登陸”。他説,身邊已有很多師長、朋友選擇赴大陸發展,通過實習,自己尋找到他們“登陸”的緣由。這邊的市場更大、機會更多,年輕人在此有更廣闊的施展才能空間。

  來自中興大學的李冠儒同樣發現,近些年,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利用假期“西進”交流、學習。今年,身邊有更多同學來大陸作交換生或工作。她自己則在此次報名實習前,就充滿信心能在北京學到更多行業經驗。

  創業投資、電子支付、對公業務,是六位臺灣同學最感興趣的領域。根據提前溝通,交行安排他們到普惠金融部體驗相關工作。期間,實習生多次跟隨指導老師拜訪客戶。在親身接觸一線業務過程中,他們體會最深的莫過於大陸銀行系統對於小微企業的支援。

  謝明洋提到,小微企業通常運作不太平穩,經營管理中資金鏈易出問題。“但我看到,從央行到各商業銀行都會傾聽他們的融資訴求,為其提供融資支援、幫助其渡過難關。另一方面,為了金融市場的穩定,銀行業也不會放鬆授信標準。”

  他説,實習將校園所學知識與實務操作相結合,增進了對銀行貸款流程的了解,一定程度上讓年輕人看清發展方向。“三周以前對北京還一無所知,實習後,我已經把留在北京深造、就業列入到個人選項。北京的發展程度遠超想像,這裡資源豐富,人們的思維都很活躍。”

  除了在專業領域開闊眼界,生活方式因網際網路而改變更讓年輕人“大吃一驚”。雖然只在北京生活20天左右,他們似乎已開始習慣口袋不裝大量現金的日子。

  謝明洋表示,平時出門只要帶上手機和少量零錢即可。大陸的移動支付方便消費者,使用時所享受到的折扣與優惠,還能大大提升商家與市民生活的粘著性。

  來京第二周,即將進入臺灣政治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蕭惟中曾因咳嗽前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就診過程中也體驗到大陸網際網路科技發展為民眾就醫服務帶來極大方便。他回憶,抽血後無需原地等待,出去吃頓飯的時間,檢查報告生成後會直接傳輸給主治醫生。“這樣服務效率提高,時間成本降低,可以讓更多患者享受到北京的醫療資源。”

  蕭惟中還表示,回臺後會向親人、朋友們講述這次暑期經歷,“希望我妹妹將來也有機會到大陸體驗交流”。(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