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社會輿論不滿民進黨當局延後金廈引水工程通水典禮

2018年07月30日 08:23:00來源:新華社

  “古有掩耳盜鈴,今有掩面引水”——臺灣社會輿論不滿民進黨當局延後金廈引水工程通水典禮 

  新華社臺北7月29日電(記者 查文曄 陳君)金廈引水工程通水典禮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行,但日前民進黨當局卻以“氣氛不宜”為由,要求典禮延後舉行,引發當地民眾和臺灣社會輿論的強烈不滿與批評,有評論稱“古有掩耳盜鈴,今有掩面引水”。

  2015年7月,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合同正式簽署。從泉州晉江金雞攔河閘引水至龍湖水庫,經抽水泵站抽水輸送至圍頭入海點,再經海底管道送至金門。工程對解決金門缺水問題將起重要作用,目前進展順利,已進入試通水階段。

  據臺灣媒體報道,金門縣政府27日晚發出新聞稿,呼籲臺當局體察民意,同意典禮按原定時間舉行。臺灣方面陸委會則表示,由於大陸對臺“一再打壓”,盼金門縣府以大局為重延緩典禮,不過通水時間可照原定計劃執行。

  金門縣長陳福海説,典禮是否能夠配合陸委會想法,要取得大陸方面的認同與體諒。他期待和陸方溝通,讓金門自大陸引水能畫下圓滿句點。

  29日的臺灣《中國時報》刊登題為《通水成籌碼,金門人情何以堪》的報道表示,民進黨當局如此做法,已徹底反映出其兩岸政策的無能與不切實際,甚至為貫徹意識形態,不惜拿自家民眾權益當犧牲品。

  報道指出,延緩典禮但又希望照常通水,美其名曰符合我方利益和社會觀點,實則顯示出當局無法解決金門民眾用水需求,仍須倚賴大陸,但又不甘心在此時彰顯兩岸合作,只好借此希望同時兼顧裏子與面子。

  金門旅臺同鄉會總會長李臺山接受該報採訪時稱,金門長期缺水,導致人口、産業嚴重外流,大陸水資源挹注,是金門解決缺水的最好辦法。這兩天許多鄉親都打電話向他抱怨,擔心民進黨當局要金門以停水為要挾來賭氣。

  《聯合報》同日刊登《金廈通水典禮延後,把人心推更遠》《沒典禮名不正,憑啥保證供水》等讀者投書,對臺當局此舉予以批評。

  金門縣議員陳玉珍投書表示,這又是一樁民進黨當局對外失利卻打自家小孩出氣的案例。她呼籲當局,這種事不要再做了,每做一次都重傷臺灣人民的情感。古代有掩耳盜鈴的故事,今世有掩面引水的新鮮事。可怪,可笑,亦復可悲。

  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曾銘宗表示,民進黨當局應以民生為重,在兩岸關係上應有更聰明的做法,不要動輒抗議、反制,陷入互不相讓的惡性迴圈。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