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廈臺胞點讚“31條措施”落實:“沒想到那麼快那麼細”

2018年04月12日 08:51:00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廈門4月11日電 (記者 陳悅)“真沒想到,從‘31條措施’到廈門的‘60條舉措’落實這麼快,大陸各部門從上到下這麼有‘衝勁’。”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11日對記者感慨。

  他所言的“31條措施”,是大陸多部門日前推出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60條舉措”則是廈門本月10日正式頒布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廈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11日上午,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記者會上介紹,廈門市推出的60條具體措施中,“31條措施”已經在廈門完全落地。

  吳家瑩説,“31條措施”涵蓋範圍如此之廣,涉及大陸多個部門,“可以説是從居委會到各省、各部”,讓臺企和臺胞沒有想到的是,出臺至今不過幾十天,就能在廈門得到落地,“這讓臺胞真的很有感”。他舉例説,此前廈門推出臺青可申請公租房的政策,“臺胞從申請到入住只不過才一週左右的時間”,“進展非常快”。

  在《若干措施》中規定,臺資企業和臺灣同胞在廈門設立企業時可以選擇使用美元或人民幣作為註冊資本金,在廈門經營活動中可以享有內資企業待遇。在廈門耕耘多年的吳家瑩對此尤其點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跨越,使臺商擁有更多的選擇。”

  “80後”林士偉4年前和夫人一起從臺灣來廈門創業,從事品牌策劃、設計。在廈門已經安家的他,尤其為《若干措施》中多項便利臺胞在廈門生活的具體措施印象深刻。此前,林士偉在廈門著名風景區鼓浪嶼承接了一個項目,但由於不是廈門市民,每次上島需要走遊客通道,船票價格更高,也不如市民上島方便。

  此次推出的《若干措施》規定,在廈門長期居住的臺胞,可以通過市民通道上鼓浪嶼,林士偉上島之路方便了很多。在他看來,這雖然是件小事,但結合《若干措施》中多項便利臺胞在廈生活居住的舉措,讓臺胞在廈門創業生活有了更強的“歸屬感”。

  吳家瑩也同樣感受到《若干措施》給臺胞帶來的“融入感”。他説,《若干措施》中規定,對無法識別、讀取臺胞證資訊的系統設備限期進行完善升級,實現電子臺胞證在廈門與大陸居民身份證同等使用等措施,切實聽到了臺胞心聲,解決了困擾臺胞的問題。

  從“31條措施”到《若干措施》,廈門市在落實過程中之細緻入微也讓吳家瑩深有感觸。他注意到,為了推廣這些措施,廈門市設立熱線電話和微信公眾號等多渠道供臺胞了解,“真的體現對臺胞的關心”,“體現‘兩岸一家親’”。

  林士偉也説,這一系列措施和舉措,讓他在大陸發展的信心更足了,“比如對臺灣職業資質和執業資格的認可,就解決了我們參與很多項目的障礙”,目前他的業務已經走出廈門,向福建各地甚至大陸各省拓展。(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