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架金橋通兩岸—人民幣清算業務在臺開辦5週年

2018年02月07日 09:18: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記者 柴逸扉

  2月6日,人民幣清算業務在臺灣迎來開辦5週年。5年來,臺灣地區人民幣市場快速健康發展,為兩岸經貿、人員往來以及民眾生活帶來巨大便利與效益,促進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最近人民幣對新台幣的匯率升高了,1元人民幣能兌4.6元新台幣,之前一段時間不到4.5呢!”“還好我提前兌了些人民幣存在銀行,現在升值了,真是幸運!”……走在臺北信義區的街頭,記者和朋友俊穎進行著上述對話。路的兩旁,是各大銀行的網點;它們大廳裏的螢幕清楚地顯示著人民幣的匯率,而人民幣的儲蓄、兌換甚至金融衍生品的購買,都已成為這些銀行的業務。

  “早些年可沒有這光景。我父親當年去大陸做生意,賺了人民幣只能先換成美元才能回來存銀行或兌換新台幣,偶爾帶回的人民幣也只能放家裏的保險箱,存不了銀行。”俊穎憶起往事時這樣説道。

  而這一切的實現,離不開臺灣地區人民幣清算業務的開辦,中國銀行臺北分行(以下簡稱“中行臺北”)作為臺灣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承擔了辦理相關業務的職能。從2013年2月6日至今,人民幣清算業務的開展已整整走過5個年頭。

  中行臺北蔡榮俊行長告訴記者,臺灣地區人民幣清算業務的最大作用,就是實現了兩岸的金流直通,改變了以往兩岸金融往來通過美元等第三地貨幣結算、人民幣通過第三地清算的狀況。“過去兩岸之間的貨幣兌換,大多都通過美元來結算。從人民幣到美元,再到新台幣,中間經歷兩次的換匯,每換一次都需要手續費,而且還會受美元匯率的影響。大家的損失顯而易見。”

  “現在臺灣的銀行基本上都可以開人民幣賬戶,大家能夠存人民幣,用人民幣匯款,甚至還可以買人民幣的金融理財産品。而這些銀行又都在中行臺北開設賬戶,來處理人民幣的清算業務。”蔡榮俊行長表示,臺灣地區人民幣業務的開辦,對兩岸經貿、金融合作起到了很好地推動作用。

  數據顯示,自2013年2月6日至2017年12月末,中行臺北累計辦理人民幣清算業務148萬筆,涉及金額為1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兩岸跨境清算76萬筆,1萬億元人民幣;並在兩岸間運送人民幣現鈔94億元。

  在清算行的積極推動下,5年來,臺灣地區人民幣市場不斷發展。截至2017年12月底,臺灣地區人民幣存款餘額合計達3223億元,存款餘額在臺灣各外幣存款中僅次於美元存款,人民幣在臺灣的金融市場交易中已佔一定比例;人民幣兌換、人民幣匯率期貨、人民幣期權等交易熱絡,人民幣債券、人民幣基金、人民幣保險等投資産品得到廣大在臺企業和臺灣民眾的歡迎。

  鉅額業務量的背後,是兩岸密切的經貿和人員往來。據統計,2017年兩岸貿易額為1993.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臺資(含第三地)赴大陸投資達47.3億美元。與此同時,兩岸金融業互設機構,截至2017年9月,已有13家臺灣的銀行在大陸設立43家分支行、子行,3家陸資銀行在臺灣設立分行。

  此外,如今兩岸人員往來頻繁,2017年達到878萬人次,其中臺灣居民赴大陸為587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291萬人次。兩岸民眾對於使用人民幣充滿期待,在臺灣辦理人民幣業務,解決了臺灣民眾前往大陸的資金兌換問題;而大陸民眾赴臺人數的增加,也對人民幣兌換新台幣的業務有更大需求,其中也包括通過銀聯刷卡、取現,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等方式。

  可以説,人民幣清算業務開辦5年來,臺灣地區人民幣市場快速穩健發展,民眾、企業、金融機構都因為市場的開放與發展獲得了便利,帶來了效益,得到各界的充分認可,是近年來兩岸金融開放、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為人民幣在寶島的“暢遊”保駕護航,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

  (本報臺北2月6日電)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