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張氏宗親福建平和尋根謁祖

2017年12月24日 09:09:00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平和12月23日電 (記者 張金川)23日,福建省平和縣安厚鎮馬堂張氏第三屆宗親理事會成立大會舉行,來自海峽兩岸500多位張氏宗親參加了此次活動。

  “祝馬堂張氏承先啟後,源遠流長。”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發來賀信。

  馬堂是張氏開基始祖文通公的發祥地,又是安厚鎮歷史上首位明朝進士、官至四品銜奉政大夫張一棟的原鄉吉地,也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的祖籍地。馬堂張氏文通公派系主要在平和安厚境內和周邊縣鎮渡海到臺灣及東南亞各國繁衍生息。

  馬堂張氏家廟,俗稱“大宗”,堂號“敬愛堂”,位於安厚鎮雙馬村馬堂社,廟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朝萬曆辛醜(1601)年七月既望(15)日,距今已有416年。

  “兩岸一家親,血濃于水。”馬堂張氏宗親理事會會長張群河介紹説,馬堂張氏遍佈臺灣,以高雄、桃園、臺中、嘉義、臺南、臺北居多數,他們每年都組團赴臺訪親,臺灣的馬堂張氏宗親也每年都返鄉尋根謁祖。兩岸馬堂張氏宗親頻繁互訪,增加了解,增進情誼。“人更親,心更近。”

  張群河表示,要做好馬堂張氏大事記,加強張氏宗親聯誼活動,在大宗家廟池塘前規劃建設文化廣場。

  “到了馬堂,就像回到家一樣。”臺灣張氏宗親會名譽理事長張敬其接受記者採訪時,指著上衣佩戴著“官橋張氏宗親聯誼會”的徽章説,每次參加張氏宗親聯誼會活動時都要佩戴此章,“可以説,整個福建的張氏宗祠我都走遍,常常交流,越走越親。”

  記者發現,在臺灣張氏宗親謁祖團組中有個小朋友,他就是臺灣張氏宗親會常務理事張宏傑的兒子。張宏傑説,他已第三次來馬堂張氏家廟,雖然小孩只有5歲,“但飲水思源,從小就要教育小孩根在哪。”(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