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交流三十年講述】郵局門口的那個老頭

2017年12月22日 09:31:00來源:台灣網

  【題記】今年是海峽兩岸同胞打破隔絕狀態開啟交流交往30週年。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社會聯繫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為兩岸關係緩和、改善與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兩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見證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也發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故事。一段文字講述感人故事,一張照片記錄精彩瞬間,一段視頻珍藏難忘記憶。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過去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中的親歷者、推動者和見證者,以及關心和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海內外同胞。他們通過講述自己或身邊人所經歷的真實故事,續寫“兩岸一家親”同胞親情。  

  作者:薛觀昌,臺屬

  在武進湟裏鎮老郵局的門口,每天都會看到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在駐足、在徘徊。看他樣子,像是在等人。他是誰?在幹什麼呢?他,就是我的老父親。

  他確實在“等人”,確切地説,是在等信,是在等待失散多年的女兒,也就是我大姐的音訊。説起大姐,她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隨大姐夫匆匆去了臺灣,這一走,就是四十年!自己的骨肉突然間失散了,父親幾十年的思念之苦可想而知!論起我們的家境,應該説在鎮上還是可以的,可就是常常會覺察到父親象有心事,甚至會看到他一個人傻愣的樣子。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原來,他是在思念自己的女兒!

  俗話説,等人的日子最心焦。這一點,誰都有體驗。可是在父親看來,他就是耐得住心焦。那些日子,儘管他總是抱著希望而去,懷著失望而歸,卻還是義無反顧地堅持著,情不自禁地重復著自己的動作來回于家與郵局之間。到現在我才體會到,這看似簡單地動作,那才是天底下最難做到的;這看似簡單地重復,體現了父女間深深的骨肉之情,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像這樣的等待父親經歷了好多個年頭。隨著時間的消逝,父親的年歲在增大,體質在下降。他從步伐矯健,等到步履蹣跚;他從身背硬朗,等到背駝腰彎;他從一頭烏發,等到滿頭白髮;他在希望中尋覓,在失望中振作;在盼望中等待,在期待中堅持!

  1987年春節,也就是在大姐回來的那年,老父親從郵局回來,因突發腦溢血,倒在了家門口。他帶著滿腔的失望離開了我們,帶著一生的遺憾離開了人間。

  不知經過多少磨難,情況終於有了轉機,臺灣允許民眾到大陸探親的消息一經傳出,我姐姐立即提出申請,並得到了批准。當我們得知姐姐要回家的消息,個個熱淚盈眶,高興不已。一家人圍在一起商量準備迎接的事。姐姐是轉道香港到上海虹橋機場的,母親因年事已高,不能親自去接,這任務就落在我們幾個年輕人身上了。可是由於年齡關係,況且,時隔四十年了,我們對姐姐一點印象都沒有,怎麼辦?只有用舉牌的辦法。

  1987年4月25日,我們永遠也忘不了的日子。那天,我們早早到了機場,比飛機到達整整提前了兩個多鐘頭。要在平時,等人的時間感覺過得特別慢,可此時卻一點沒有,大家完全沉浸在興奮之中。儘管離飛機到達還有一段時間,我們還是迫不及待地站到了出口處的最前面,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方。飛機準點落地了,我們個個睜大眼睛,眼光在擁擠的旅客中掃描著。“看到了!看到了!”我第一個發現了姐姐,情不自禁地高聲叫了起來。我的話音剛落,姐妹們也不約而同地看到了。是她!就是她!長得真象父親,與我其他幾個姐姐也很像很像!我們急切地向她呼喊:“姐姐!姐姐!”

  聽説我遠在臺灣的姐姐馬上要到家,不僅好多親戚趕來了,就連左鄰右舍甚至鎮上和村裏的熟人都趕來了,我家所在的新街弄一時熱鬧了起來。

  來了!來了!家裏幾個年紀輕的,三步兩下趕到巷子口簇擁著姐姐。剛到門口,老娘就迎了上來。只聽到姐姐一聲:“娘!......”倆個人就抱在了一起。只見姐姐淚如雨下,老母親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這是幸福的淚花!激動的淚花!倆人抱在一起,久久也不願分開。姐姐看著老娘,久久地凝視著娘頭上那根根銀絲,不由地淚濕眼眶:“娘,您比以前變多了”娘也看著姐姐,摩挲著她的手掌喃喃地説:“你也不是我印象中的大姑娘了。”是啊,畢竟分別四十年啦!

  當娘説起老父親是怎樣盼著姐姐回家團圓時,只見姐姐聲淚俱下,她抱著父親的遺像,緊緊地貼在胸前,一股勁地哭咽著,嘴裏只是在重復著一句話:要是我早回來半年就好了。是啊,幾十年都熬過來了,就差那半年啊,能不遺憾嗎?

  看著大家傷心的樣子,雖然我心裏很不是滋味,但也只能強忍著勸説大家説:今天是一家人團聚的好日子,應該高興才是啊!聽我這麼一説,屋裏的氣氛才開始轉變過來。只見姐姐和母親的手又緊緊地握在一起,一家人敘起了離別之情……

  姐姐回家了。九泉之下的老父親,您可以安息了!(完)

[責任編輯:何建峰]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