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實質薪資停滯引關注 輿論吁當局檢討兩岸關係等政策

2017年12月07日 08:55:00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 大陸一家機構近期公佈的統計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北京平均薪資9900元人民幣(約4.6萬元新台幣),超過臺北的4.35萬元新台幣,引起臺灣輿論關注。有媒體和學者呼籲臺當局檢討兩岸關係、高等教育和産業發展等方面政策,以增加民眾實際薪資,提升臺灣競爭力。

  據臺當局統計機構今年初公佈的統計顯示,2016年臺灣每人平均每月實質薪資為46422元新台幣,不及2000年的水準;臺灣“中央研究院”近期公佈的研究顯示,近15年來,臺灣實質GDP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幾乎停滯;臺灣1111人力銀行9月底公佈的調查顯示,高達九成九的受訪上班族認為臺灣整體薪資過低。其中,五成受訪者稱已“凍薪”逾3年。

  臺灣輿論普遍認為,“低薪”和“凍薪”直接影響民間消費,進而影響經濟增長,同時也是臺灣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時報》5日登載臺灣政治大學經濟係特聘教授莊奕琦的文章指出,低薪與人才外流問題是目前臺灣面臨最大的挑戰,若不能及時因應改善,過去多年來累積的成長果實恐將消失殆盡;只有從高教的改革和産業的創新發展雙管齊下,才能拯救臺灣長期困于低薪的沉痾。

  《中華日報》近日社論也表示,近年來臺灣人才外流嚴重,勢將阻礙臺灣整體發展。“産官學研”早已對臺灣人才外流問題提出解方,主要的改善方向大多指向薪資結構、産業升級、就業環境等,拿出實際行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臺“中研院”院士王平近期指出,臺灣經濟面臨法規僵化、環保評估難過關和兩岸關係不穩等三大問題。這些問題若不解決,可能導致臺灣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聯合報》5日發表社論指出,所謂分散發展或多管齊下,並不是要封閉自己經濟仰賴供輸的大動脈,轉靠繞道手術創建的人工血管來輸送血液。臺當局推動所謂的“新南向政策”,是在繞道手術尚未完成時便急著切斷兩岸的主動脈。

  社論認為,一邊擋著兩岸和平交流之門,一邊捂著眼睛拒看世界,這樣難以幫臺灣找到出路。

  《中央網路報》6日發表社評指出,要提高勞工薪資就必須振興經濟。當前大陸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一大外貿順差來源,第一大對外投資地,在兩岸經貿關係如此密切的情況下,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現狀,對於臺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這篇題為《改善兩岸關係才可能提高勞工薪資》的社評表示,要提高臺灣勞工的實質薪資就必須提高勞工的實質生産力、降低通貨膨脹率與提高經濟增長率,而要振興臺灣經濟,當務之急應該儘速改善兩岸關係。(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